柳家修建蚕室的时间暂定在明年开春之后春耕之前,土地不那么冷硬了才宜动土。
今年的冬天,尤其冬至亚岁之后,霜降了一场又一场,天冷得土地都冻起来。
现在正在大寒的时节里,三九寒天。
这是一个安静得听不见鸟叫的季节。
特别是风来的时候,人在室外已经待不住。
柳家所有日常活动,几乎都龟缩到了小小的茅屋里。
就连二苗这样的“不着窝”也回家来了,天天守在火塘前跟大苗一起烤火打盹。
狸仔们时常霸占了距离火堆最近的位置,一个不小心,便连胡须都烧没了一片,剩下半截卷曲的波浪小胡子,看起来十分喜感。
田地间的工作,同样只有等到开春化冻之后才能展开。
在此之前,田里的麦子,已被柳家人来回踩踏过几遍。
到了下霜的时节,柳全还按照本地习俗在麦地附近烧过两次秸秆——据说,这样可以预防麦苗冻伤。
与外面的寒冬萧瑟相比,海螺里的小世界就显得无比热闹了。
空间内的庄稼在这段时间陆续成熟——先是二倍速土地里的两亩玉米地,一小部分留作鲜食,八成以上留到了老熟的时候。
这些都是不粘不甜的普通玉米,把玉米粒剥下来,碾碎成不同大小的玉米碜,平常就可以加在粥饭里面。
再碾得细一些,成了玉米粉,便能煮玉米糊糊,或加入其他杂粮粉和面粉制做成窝头等面食。
柳奕感兴趣的,却是爆玉米花……
柳家人刚把地里的玉米秸秆拔干净,田里的粟谷也可以收割了。
整整六亩地,把全家人忙活了两个漫长的夜晚才粗略割完。
收完这一回的谷,柳家人也没精神接着再把粮食打下来摊晒,装粮食的箩筐和粮袋直接堆在地头,就连田间的秸秆他们都没来得及清理。
因为地里的土豆也接二连三地成熟,不赶紧挖出来,它们就会在泥土里直接发芽,长成新的土豆苗。
柳家人只能暂时将收回的玉米和粟谷拖到金山下,堆在最大号的粮食口袋里容后再说。
这是她家头一遭大面积种植土豆,柳奕却庆幸,还好只种了一亩地,因为和别的粮食比起来,土豆也是相当高产的作物。
每一棵土豆苗下都有五六七八个大小不一的土豆,拔土豆秧子拔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她无比渴望能有一部全自动收割机。
现在的生活,和几个月前完全颠倒了过来——晚上在海螺里收粮食、养蚕,忙得要死要活;白天,反倒成了柳家人的休闲时光。
柳奕之前孵化蚕蛾,得到许多有洞的空茧。
芳娘把它们同样煮了泡过之后一顿操作,拉出许多杂乱的丝絮。
如今家里的材料充裕,她们要分别尝试用棉花、乱絮、棉花和蚕丝一起捻线。
尝试的效果不论,只要没有强制任务的紧迫压力,实践的过程也足够有趣了。
在家猫冬的时候,柳全开始自己琢磨木工。
穿越之前,柳爸爸干了几十年的工作是加工机械零件。
用柳爹现在的话说,其实想想,这和木工应该也大同小异。
只不过换了时代,本土的工具着实落后,加工材料也有所不同了而已——他要重新了解和熟悉各种材料,并研习本土的工艺技术。
作为一个曾经的高级技术工人,柳全认为,许多基本原理还是共通的,没有道理自己想重新学习一样手艺会干不好。
对于此,芳娘母女当然支持。
适应时代需求的技术人员,总是吃香的。
就比如最早的时候,“工人师傅”和“农民伯伯”是主要生产力。
到了后来,机械化替代人工的趋势日益加剧,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