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嫃便对赵临羡说“相公,你来教吧!我有点累了。”
赵临羡连忙让她去休息,便接过书读起来。
苏玉嫃走到灶房,杨氏看见她便问“你咋端着鸡蛋出来了。”
苏玉嫃说“娘,大嫂和孩子们都在里头呢!你给我一个人煮糖水鸡蛋,也不太好,我一个人怎么好意思吃啊!”
杨氏说“那我只管你的呢!那些都是分家出去的,我管不着。我想着三郎的孩子,肯定比虎娃木棍他们要聪明啊!还在肚子里就听书了,也不知道咱家会不会出个状元,我指定要给他大补才行。”
状元!苏玉嫃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状元可是三年才出一个,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说祁谦吧!现在考上举人了,可他从小到大念书可没少受罪,他娘对他要求极高,很多小孩子还在外面玩蹴鞠,玩风筝,他就在家背书,除了背书就是背书,一生中做过最出格的事情,大概就是违抗他娘要娶苏玉嫃,最后还是他娘胜了。
虽说考上举人,状元,是满门荣耀,光宗耀祖的事情,可那样压力太大了,苏玉嫃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为了念书变的不苟言笑,失去很多快乐。
一天下来,晚上坐在火堆旁吃饭,杨氏问孩子们的情况。
赵临羡说“虎娃比木棍要聪明,记的多,还能举一反三,不过他心思不定坐不住,还需要好好管教。”
苏玉嫃也认同“虎娃那孩子,什么事情跟他说一遍,差不多就记住了,可是木棍要记很久,木棍对读书没有虎娃有兴趣。不过聪明的孩子往往也容易走歪路,还需要好好的约束教导才行呢!大嫂要是管得好,福气在后头呢!”
杨氏说“这么说起来,虎娃有读书的天分,将来咱们家能出个秀才?不过你大嫂那德性,能把虎娃教好那也是奇怪了。”
对于这事赵临羡和苏玉嫃也不好多说什么,侄子就是侄子,管的多了,只怕哥哥嫂嫂还不高兴,这个还是得爹娘去管。
不过赵老汉就不认同杨氏的话“读书靠的是天分呢!人各有命,三郎咱们也没管,啥事都是他自己为自己想的,不也挺好。”
杨氏叹叹气“咱们要是管一管,三郎能更好。”
赵老汉无言以对了。
赵临羡也趁着年前把织布机买了回来,杨氏和江氏轮流织布,王氏因着怀了孩子,便没有加入进来。
这一次江氏帮忙织布也是给她开工钱的,让她挣点。
这个年和去年倒也没有区别,几家人都是分开过的年,王氏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不过她十分的高兴,因为赵三郎和苏玉嫃夸了她家虎娃,说她家虎娃记性很好,这让她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在娘家面前好好炫耀了一番,感觉她家虎娃就是实打实的秀才老爷了。
王氏没想到状元这个名号,她所能想到最有面子的就是秀才老爷,毕竟十里八乡也出不了几个秀才,一旦考上秀才,那就是吃喝不愁了,就算考不上举人,那办个私塾,收束脩也是过的比村里其他人好的。
更何况她觉得她家虎娃还更能有出息。
娘家人一听王氏的话,也跟着高兴呢!谁不想家里出个有出息的,以后出去都好说话一点。不过娘家人也有自己的犹豫“虽然说虎娃聪明,但到底供一个读书人那也是不容易的,瞧瞧老赵家之前供赵三郎多辛苦啊!那赵三郎也没有考上秀才走读书人这条道路,当时赵三郎出门闯荡的时候,你婆婆受了多少人的白眼,也得亏赵三郎在外头挣了些银钱回来,不然那之前的钱可全是打了水漂。”
王氏比谁都清楚呢!但人人都是这样,想赌一把,毕竟这个要是赌对了,自己一辈子就享福了。“三郎他是不逢时呢!碰上了战乱,那年就没考了,现在太太平平的,我家虎娃肯定有出息,再说了,之前三郎念书的时候,家里还有书,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