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关注着奕星公司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其他公司的发展。
比如,中文计算机技术公司。
这个公司是奕星和宇图一起成立的,
目的是开发中文体系的编译软件,以中文体系构架操作系统。
现在距离完成编译软件,还差了许多许多,但工作还是有很大成果的,
比如底层编译了上千中文汉字的代码,并对照着正在做中文命令。
在完成了所有中文命令的编译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开发,制作中文命令的编译软件。
这个研发进度还是非常迅速的,主要归功于赵一堆整体开发的把控,他可以说是最顶尖的构架师,把整个体系全部构架出来,其他人的工作就是填充详细的内容。
赵奕对于中文计算机公司还是抱有期待的,他希望以后的软件都可以用中文来开发,就会大大的增加软件、开发执行的效率,同时也会降低软件开发工作的入门门槛。
在硬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软件也一定要跟上。
国内来说,软设施技术就是软肋,而最新科技相关技术的发展,必须搭配足够技术水平的软技术发展。
这天,又是会议。
赵奕身在首都总是要参加会议,
因为好多最新科技相关的会议,都必须要由他来出席,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建议等等。
现在的会议和奕星公司相关,
差不都也等同于是谈判,是航天局希望能在‘月球基地计划’中,和奕星公司展开一定的合作。
航天局不可能总是给奕星的太空探索提供服务支持,他们也有自己的项目计划。
现在他们的核心计划,就是建造超大型的航天中心。
“我们希望能够建造一座超大型的航天中心,能够供两万名以上的航天工作者在里面工作。”
“这个航天中心的影响将会覆盖整个世界,也会成为未来最大的航天技术中心。”
“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最开始的考虑是,希望能在太空中,构架一座大型的雷达设施。”
“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希望能够在月球表面,架设一座超大型的雷达,并建造相关的辅助设施。”
赵奕听了都觉得很麻烦。
月球上建设超大型的雷达,哪有那么容易?单单是材料的运输就是问题,另外,雷达肯定不是单一存在,需要好多辅助的设施来维持运作。
这些可都是需要人工建造的,哪怕是能够轻松往月球派宇航员,也需要大量的宇航员,进行很长时间的工作才能够完成。
“所以你们准备在月球基地计划上和我们进行合作?”
赵奕问道,“但是我们已经有了相关合作?”
“不止是这样!”
航天局的周院士说道,“我们之间的合作是从技术角度上出发的,你们见到月球基地,我们可以派出研究员在里面工作。”
“但其中并不包含见到大型的雷达,因为有这个雷达计划,所以我们准备建造一艘运输船。”
赵奕明白过来。
航天局当然没有完善建造运输船的技术,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设计,真正从无到有的建造运输船,肯定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善,测试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奕星的运输船正在建造中。
因为观光船的测试很顺利,好多人都觉得运输船也没问题,就等于说奕星拥有完善的运输船技术。
周院士说道,“我们想依靠你们的技术建造一艘同样的运输船,但这需要专利授权,还需要你们提供技术和软件相关的支持。”
“或许,可以购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