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李世民连续派出了四次宦官传旨,免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过程,直接让马周进宫。
没过太长时间,一个衣服穿的松松垮垮、头发粗粗扎起来,还是湿漉漉的、身体极度消瘦的书生走进了大殿。
一看这家伙就不知道规矩,仪表不得当不说,明明宦官已经叫停他了,他还是往前走了几步。
就因为那个地方有大殿柱子的影子,可以避免被阳光直晒。
这是很失礼的,但是李世民却丝毫没有生气,还伸手制止了想要训斥他的无名。
虽然行为失礼,但是他好歹知道这是御前,跪地伏首的礼节一丝不苟。
“草民马周,马宾王,见过陛下。”
李世民打量了他几眼,看他身材消瘦,就问“马周,朕见你身材如此瘦弱,可是有什么病?”
马周点头“启禀陛下,草民患有消渴症,求医问药多年,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消渴症,其实就是糖尿病,只不过古人对这个东西不是很了解,就以为大补就好。
于是乎,李世民说“传旨,内务府选高丽的高丽参等补品,给马周补补身子。”
这话一出,朝臣们都对马周刮目相看。这个家伙好运气啊,第一次面圣,就能得到赏赐。
而且,看样子皇帝对这个人很中意,想要重用
一些人不由得对马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马周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得到皇帝的关心,说到底他是一个落魄书生。虽然在老家骄傲狂妄,但是,到了长安,到了朝堂上,却没了狂妄的资本。
所以,他连连对着李世民叩首“草民谢陛下恩赏!谢陛下恩赏!”
看着反应剧烈、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皇恩的马周,李世民忽然很愉悦。
而且,冷锋关于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最好是选自寒门学子的话,实在是太正确了。
马周对于朝政的一些看点,无一不是从实际出发,个个切中要害。这就是眼界的问题,京城富家子弟,个个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们怎么能体会百姓的疾苦?
而且
看着被宦官制止才停止叩首的马周,李世民想到了另外一点寒门子弟,突然得到提升,才会异常感激皇恩,他才能很好的收买人心。
如此可见,科举制度的扩张,确实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啊!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