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军加入战斗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原本借助大炮反压制的明军已经能和叛军分庭抗礼,得到强援后,立刻占据了上风,杀的叛军节节败退。
城墙上观战的李九成勃然大怒,对左右说“老子才一次没上,他们就打得这么憋屈,连那群废物官兵也打不过。取我刀、铳来,我要出城!”
孔有德劝道“这次新加入的明军好像是辽东来的关宁军,瞧打出的旗子,好像是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这伙人不好对付,还是小心为妙。”
李九成哼了一声“一个乳臭未干的家伙,怕他作甚?老子在东江镇打鞑子的时候,他还没断奶呢!正好去试试所谓关宁铁骑的成色。”
城门大开,李九成一马当先,带着数千骑兵呼啸而出。
吴三桂一直在寻求立功的机会,当他看到了李九成的帅旗后,大喜过望,一刀砍翻对面的一名叛军,大声下令“李九成来了,儿郎们跟我上,今日誓要取贼酋之首级!”
蹄声隆隆,两股精锐骑兵摆脱了其他纠缠,往对方冲了过去,眼看就要迎面撞上。
李九成端起早已填充好火药弹丸的鸟铳,减慢了坐骑的速度,瞄准了对面“吴”字帅旗下的那名年轻武将。他外号“三大王”,不仅弓马娴熟,尤其擅长鸟铳,据说“可择人命中”,在精度不高的鸟铳时代,这样的评价足以证明他的射术精湛。
虽然在跑动的战马上射击难度很大,李九成还是想试一试,毕竟弹丸的速度比弓箭快得多,只要能打准,几无闪躲遮拦的机会——普通的骑兵盾牌能挡得住骑弓的轻箭,却抵挡不住威力强大的鸟铳铅弹。
凭感觉瞄准了马背上的吴三桂后,李九成扣动了扳机,火绳被点燃,悉悉索索地燃烧着。
“嘭”的一声,铳口并没有喷射出铅弹,反而从中间迸裂开来,火花四溅——关键时刻,鸟铳炸膛了。
火药爆炸的热流扑到了李九成的脸上,他感觉自己脸上像是被盖了一盆燃烧的木炭,火辣辣地疼。紧接着,两眼被灼烧,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
“啊——”惨叫声中,李九成捂着脸滚落马下。旁边的叛军慌忙避开,免得马蹄踩伤这位首领。
吴三桂眼尖,看到了这一幕。虽然他没和李九成当面交过手,但是几日来李九成接连叫阵,早已记住了对方的模样。见李九成发生意外落马,大喜过望,领着部队往李九成冲了过去。要是拿下李九成,这一趟入关平叛就不虚此行了。
一方是养精蓄锐已久,气势如虹;一方是首领落马,群龙无首。原本还算势均力敌的双方,平衡瞬间被打破。无所适从的叛军被关宁军一个照面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李九成刚刚摸索着站了起来,就被扑上来的吴三桂一刀砍掉了脑袋。
战斗之前,谁都想不到,胜败会这么快分出。一手主导这场波及了整个山东兵乱的李九成,就这样窝囊地死了。
吴三桂兴奋地举起李九成的首级,浑然不管血还在淅沥沥地往下滴,大喊道“李九成已死!”
关宁军跟着大喊“李九成已死!”
出城的叛军骑兵亲眼看到了首领的头颅,士气全无,潮水一般退却。关宁军跟着一番掩杀,斩获不少首级。
“铳城”上,高起潜看到这一幕,高兴地说“吾儿果然英勇,立下如此大功!”
朱大典也抚须微笑,没想到这一战会有这么大的收获,阵斩李九成,远远超出预期。这个事件对叛军士气的打击将是巨大的,看来收复登州、彻底平定叛乱有望了。
接下来的日子,“铳城”上的炮火愈发猛烈,而登州城上的还击一天不如一天,李九成的死带来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叛军的战斗意志,明眼人都看得出,叛军蹦跶不了几天了。
隆隆的炮声每日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