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7章 王朝覆灭的根源之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你说你这么多年的官是怎么当的?还是说,你是当官当傻了?还堂下下跪者何人?为何状告本官?这么愚蠢的话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对于王时雍,赵桓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没有大明户籍的不算人,不算人还问堂下下跪者何人?简直丢人现眼,朕都没脸说你是朕的臣子!”

王时雍却有些魂不守舍的答道“启奏官家,那些孩子……”

赵桓忍不住瞪了答非所问的王时雍一眼,说道“那些孩子的事情你先别管了,回头等女子结社的人找上门来了你再派人去处置。打从明天开始,汴京城内开始严查乞丐和青皮。”

“那些断手断脚无法干活的送去养济院之类的衙门养着,能干活却行乞的全都抓起来,回头跟那些街面上的青皮一起,全都给秦会玩送过去。”

“百姓常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朕就给他们一个朗朗乾坤,让百姓能够活得舒心!”

想了想,赵桓干脆又让人去街面上采买了一些酒菜,打算一边吃一边谈事儿——

除了历朝历代都存在且永远没办法根治的丐帮和采生折割之类的问题之外,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那就是人口买卖问题,或者说是由于人口买卖而导致的隐户问题。

众所周知,汉武帝连年用兵,被人诟病为穷兵黩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户口减半”。

然而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户口减半跟人口数量减半,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能的概念。

人口数量减半意味着实打实的死了一半的人口,而户口减半,其实就跟“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是一回事儿,意味着有很多的百姓户籍在官府的户籍册子上消失,从而造成了户口数量减半的现象。

这也是司马缸为什么在《资治通鉴》里写“汉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原因——

如果刘野猪真就是不管不顾的一门心思打仗,结果造成全国百姓丁口死亡过半,估计都用不着等陈胜吴广之流在大泽乡造反,光是被刘野猪怼得远遁西域的匈奴都能大笑三声然后率兵回来干死刘野猪。

比较神奇的是,户口数量甚至百姓丁口数量不断莫名其妙消失的问题并不仅仅只存在于汉或者宋,这是一个自从家天下开始就一直存在的问题,一直到了蒋校长转进台湾才宣告终结。

问题的根源很简单——

民分三六九等,而贩卖人口甚至是一门合法的生意。

按《周礼》,先秦时已有合法的奴婢交易市场,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设置有“质人”一职,“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车辇、珍异”。

《周礼》之中的“人民”并不是后世的人民,而是指奴隶奴婢,跟“牛马、兵器、车辇、珍异”一样都是供交易的货物。89书库

东晋时,朝廷还从奴婢交易中征税。《隋书·食货志》载,“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税率为4,其中3由卖家承担,1由买家承担。

这些允许合法贩卖的人口,是奴隶,又叫做“奴婢贱口”,这些人在法律上被划入贱民,不具备“国民”身份,而是视同主家的私有财产,可以牵到市场上买卖,如《唐律》便明文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

这也就意味着,贩卖奴隶奴婢是合法的,跟你牵头牛到市场上贩卖没有什么区别。

同样的,后来的大明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甚至还有为了躲避赋税而搞出来的“投献”制度。

这些问题就造成了户口数量的减少——

从拥有户籍的百姓变成了贱籍、佃户之流,自然就失去了户籍,官府在统计丁口之时自然也就不再将这些人统计进去。

比如《明太宗实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