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举孝廉的名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尽管李房没有作声,但是太史慈知道他听到了自己的话,因为刚才那一瞬,李房的呼吸声变得急促了许多。

太史慈没再约莫两个时辰后,李房率先起身,朝着李贺的寝室而去,两人远远的就看到刘毅手上拿着帛卷,面色沉重,在门外来回踱着步子。

刘毅见到两人过来,也没管太史慈,而是对着李房道“宣直,你快进去罢。”

李房顾不上多问,只是对刘毅施了一礼便急忙走了进去。

“府君李府君他?”

刘毅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什么?难道”太史慈闻言一惊。

“非是你想的那样,但是也差不多了,而且李府君执意要返回徐州,我苦劝未果。”刘毅非常无奈,按照李贺目前的状态,又很大的概率会死在回老家的路上。

太史慈也想到了这一点“即便徐州不算远,那也要十数日的行程,舟车劳顿之下李府君的身体当是难以承受。”

“子义所言不差,然而李府君言,狐死首丘,代马依风,他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回去的路上。”

刘毅叹了口气,“他们本就已经是整装待发,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会启程,李府君与我有恩,自当十里相送。”

看到李贺时日无多,刘毅心情也是十分低落,此前李贺强撑着病体同他交待了很多事项,每一项都对他掌握北海国有极为重要的帮助。

先是他手上的帛卷,里面写的是李贺这些年来在北海国发现的人才,够资格写在上面的都是至少能担任三百石以上职位的人物,这些本是李贺一点一点发掘出来的人才,本来是作为他自己的人才贮备,以备新老更替用的,现在都已经交给了刘毅。

不仅如此,李贺还告诉他一些做北海相的心得,例如那些家族是需要注意的,和青州刺史部打交道的一些忌讳等等。

种种这般,要是李贺不告诉他,光靠他自己摸索,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会出问题。

两个时辰后,剧县城外,刘毅和太史慈正在策马回返。

该说的都已经在前面说完,刘毅在又一次劝说无果之后只能在心中祝愿李贺能够安然返乡,因为有李房在,李贺返程安全问题倒是不需要担心。

“子义,你对举孝廉了解多少?”

刘毅突然冒出的这句话让太史慈有些微愣,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

刘府君此时已经成了北海国国相,有了举孝廉的资格!

在汉代实行察举制,“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分为“举孝”和“举廉”两种,“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后来逐渐混为一谈,称为举孝廉。

此时的举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

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现在举孝廉的名额大多是被内定好了的,所以能被举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曹操、袁术等都是走的举孝廉的路子。

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十万三年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两年举一人,二十万岁每年举一人,四十万每年举二人,一百二十万每年举三人。

而北海国人口近百万,每年有两个举孝廉的名额。

因为李贺属于杨赐一系不会受到初了杨赐意外的压力,加上李贺又病重,所以手上的孝廉名额还没有被安排掉,现在新老交替之后这个举孝廉的权利自然就落到了刘毅的手上。

太史慈有些不大好意思,“我只知道举孝廉是为官的正途,但是因为极难,所以从未奢望过,因此不是很了解。”

刘毅闻言微微颔首,虽然太史慈想当官,但是他对这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