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于“度假”。
省会城市,乃至省会城市周边的乡村,和本省偏远地区,完全是两码事。
特例不代表普遍!
当然,这不过是后来走的路多了才有的认识。
在当年,对于团藏而言,他是真觉得自己远比那些在城市里居住三代以上、以至于连玉米杆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的“老城市人”要更加草根,更加知道社会的真实。
然而,当他在雪区见到一户穷到年收入只有三百块人民币,全家穷得就剩一口铁锅的同胞时,他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因为只有一条好裤子,所以每次出去见人的时候,这家只能出一个人穿着这条好裤子去。”
类似的记载,团藏不是没见过,旧民国的书里多的是这种描述。
可他从没想过,自己在新社会、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也能亲眼目睹这样的景象。
这可是高原铁路通车以后啊!
“每一个身处高原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他们成天考虑的就是如何买更大的冰柜储存鲜货,以及从内地批发市场搞些小物件来卖给指望在高原‘洗涤心灵’的文艺青年”。
虽然团藏不太信这些东西,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新社会建立超过六十年了,有些人过着的,竟然还是和旧时代一样的生活。
真的是“东部领先西部一百年。”
真的是像某杨姓将军在建国已经三十年、拨乱反正、心情大好、回乡祭祖时经历过的事情一样。
“二狗子,你咋逑混的?建国都三十年了,你还这个怂样子?”
“你这官咋逑当的,三十年了,还让我这个怂样子!?”
同行的工程师大叔告诉团藏。
虽然这样的家庭并非常态,但处在非景点附近和铁路沿线的雪区居民,他们的生活,真的和内地是没法比的。
其实,不仅是东西部差距。
同样在东部地区自身,其发展差距,也是很大的。
后来,团藏也去过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村镇。
虽然身处北方,但团藏祖籍是两江地区。
父系江苏,母系江西。
在去那之前,团藏深信“东南沿海发展程度已比肩发达国家。”
可等探索完之后,他只能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因为有过这份经历,所以团藏对“木叶村已经能用上电视机,但大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还穷得只有茅草屋”这事,接受度很高。
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不过,既然知道这个村庄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那有些事情,团藏也不能不考虑。
团藏身后的蛤蟆武士可有一人高,这膀大腰圆的,如果它要吃蛋炒饭,估计寻常的规格可满足不了它的饭量。
“得找个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才行啊。”
不然,你“吃大户”吃到类似于游戏“这是我的战争”里那对老夫妇那样的村民头上……
人家当面敢怒不敢言,可你把人家的口粮吃光了,你让人家第二天咋活?
上吊么?
……
所以团藏没有带着蛤蟆武士,去一看就没什么家底的村民那里。
他选择的目标,都是有院子和大门的砖瓦房。
“不过,这第一家……”
算了,害怕“妖怪”,人之常情。
换一家吧。
……
不过这一次,团藏学聪明了。
在敲开门后,他先一只脚塞进门内、抵住门边,才和声细语地开了口:
“那个,大婶,先别关门,我们……”
“拜托,别吃我!我老了,我的肉不好吃的!”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妇人,团藏哭笑不得地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