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同时在一北一南“策划”两起“政变”,王迪,自然是分身乏术,但一个一个来又太浪费时间,只能双管齐下,所以,权衡一下,他准备亲自前往东吴。
北面的政变能否成功,能否唤醒司马炎的权力意识,关键点不在于北边,而在于西南,在于早就处心积虑杀回北方站在巅峰之上的钟会能把局面做得有多大,钟会做成功了不行,那样对自己不利,做失败了也不行,西南就没了,必须处于僵持阶段,僵持的时间越长,北面司马攸就越难堪,这样司马炎才会有机会,总之,是一个节奏和尺度的把握问题,而不回益州操控,是因为,那里没有自己的话,成功(搅乱)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只要胡烈他们能像历史上一样不忘初心就行了,再加上自己也准备暗中将这些来龙去脉(能说的,比如提前暴露钟会的野心,而不是要真的动摇司马氏的根基,不是对司马攸下手)都吐露给卫瓘,那么相信,有这几位在,没有问题,以他们家族在北方的根基和影响力,也绝不会因为一纸伪诏就倒戈相向,况且,自己也怕死,成都一旦陷入战乱之中,则自己这条小命也有可能交代在里面啊。
而相比于益州,东吴这边自己要是不掺和一下的话,孙皓还能否如同历史上一样顺利登基,“躺赢”可就不好说了,所以,自己确实有必要走一遭,虽说孙皓是一个潜在的心理变态者,可毕竟现在不是还没堕落嘛,只要你当了皇帝,小爷已经走了,爱咋堕落就咋堕落去吧。
所以,在派信使大概描述了一下政变的大纲给卫瓘后(人家是玩政治的高手,不需要自己做太多的细节描述,自己那点伎俩不还是抄人家的思路?),王迪就把重心放在了东吴这边。
首先,邓艾全力配合自己,将准备出击的重拳收了回来,该招揽流民的招揽流民,该屯田的屯田,该修筑防御工事的修筑防御工事,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因为兵力不足见好就收,巩固已获得领土,反正左右两侧分别有步协以及李特的协防,东吴暂时也没有办法。
接着,就开始大肆造谣,声称魏国在换了实际掌权人之后,司马攸有了再魏吴边境制造点摩擦冲突,刷点经验值的意思,“赶巧”,他所提拔的那几位也都是吴国边境令江东人士头疼的主儿,所以,吴国不得不将注意力再度转移到北面来,将邓艾这里的警戒力度降低,做出一副和平姿态——算一笔账就知道了,邓艾的军队不过20000人,北面的魏军可是将近100000之众,所以,布置个万人足可以抵挡邓艾的侵略步伐了。
最后,王迪也做了精心准备,一番精挑细选,组建了一个50人的小分队(对于这个数字,一开始他其实是有阴影的,因为上次就这样一个规模的小分队,结果差点折在陆抗的手里,想想都后怕),这里面,除了久别重逢的好基友李流之外,已经伤愈的罗袭和资深主治医师何水也成了核心骨干。
选择李流前往,而不是李特和李庠,是因为,李特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早就长草了,想和准未婚妻磨合感情,自己不能太畜生,总是拆散人家,留着他在这里,还可以在好好搜寻一下李骧,不能留有遗憾;至于李庠嘛,嗯,这种极具潜力的智慧型人才,不要总是冲锋陷阵了,浪费,还是放在邓艾身边经验值涨得更快,至于李流,粗犷的性格、只顾眼前利益缺少大局观的眼界,跟着邓艾也是学不到什么(李庠和李特都比较迷邓艾,李流有点逆反心理,没有那种粉丝心态),而且,这段时间自己不在的时候,矿场生意做得很大,和东吴很多商人,以及商人背后的世家大族有来往,此番跟着一起去能借力不少——颇具经商头脑和人脉关系广泛,这两点技能点了这么多,王迪是真的没有想到。
带上罗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此人接触一圈下来发现,武力值还是蛮不错的,可以和李特一较高下,所以,作为新的防身利器,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