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啦!我们终于上岸啦!”
看着不远处的番禺地界,海面上过来的一支庞大舰队的其中一艘甲板上,一个形容枯槁的男子激动的大喊大叫。
“都说了这条路并不好走,还不都是你自己选的?”旁边这位也并未好到哪里去。
二人正是罗袭和陶璜,将近两个多月的航海(近海)之旅真是一言难尽。
尤其是罗袭,本来生活在大山大河之上的他,对蔚蓝的海洋有着无比的向往,对于出发前陶璜的忠告大多也是抛在脑后,很多准备的细节工作也都甩给了陶璜。在他看来,江河湖海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风大一些,浪大一些,驻留在船上的时间也更加长一些而已,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船也是蛮大的嘛。
结果,首先,大船,是没有那么多的,其次,为了消息不至于走漏,陶璜设定的航海路线又有那么点绕远,所以,在物资补给方面就不是很给力了,向导的水平也是不敢恭维,导致,在出海十天之后,适应、气候、风浪等方面状况频出,就连陶璜这些资深吴军都有点扛不住了,不断有人倒下,等历经两个多月的波折抵达番禺的时候,20000大军居然只剩下12000余人,其中还有不少病号。
“不错了,运气不好的时候,伤亡十之都是有可能的。”陶璜拿一些极端案例来安慰罗袭。
罗袭也只好接受——不然还能怎么样呢?方法是自己出的,路是自己选的,没挂在半道就不错了。
一边在番禺修整,罗袭和陶璜一边打探军情,这两个月来,不仅自己失去了行踪,敌军的行踪,庐陵的动态也是一概不知,两个月啊,鬼知道打成什么样子。不过相信吴国中央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定会派大军前来围剿,再考虑一下李特的战斗力,应该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要僵持一段时间,说不定运气好的话,两个月的时间,绕了这么远的距离,虽然说是精疲力竭,还要休整一下,说不定时机把握好了,刚刚可以去摘个桃子啊。
很快,从洭浦关传来了有关庐陵的最新消息这两个月来,战况完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李特居然不顾数万前来支援的吴军的围剿,大胆的只以少数兵力牵制,而后,亲率主力部队扫荡了西昌周围的吴军二三线强征入伍的预备部队,全力向西昌城发动进攻,而洪臣也是斗志迸发,趁着李特在外野战的时候,抢先一步将西昌城周边的一些近距离死角尽皆拆除,又将残存的3000多军队全部龟缩在城内,散布在所有城角、瓮城,就连城根处也都挖掘地洞,埋藏弓箭手、弩兵等远程攻击兵种,对胆敢接近城墙的李特军构成交叉火力覆盖,不惜成本的将弓箭、滚木、礌石都砸了出去,措手不及的李特在第一波攻城中伤亡惨重(多达700余人)。
李特也是豁了出去(没有退路了,不能接受失败),一边维持强攻,一边不断的从武陵,甚至天门郡调集援军,经过十余日强攻,在十数台组装的投石机围绕某一点持续轰击下,一处城墙终于坍塌,形成了一个斜坡,代替李特盯在一线指挥攻城的郭辰见机不可失,立刻率领700多人的突击队冲了上去,城内守军立刻从附近云集了800多人,拼死堵住缺口,经过三个时辰的鏖战、肉搏,800守军全部战死,郭辰带领着残存的200多人突击队终于攻上了城墙,守住缺口,大部队人马立刻源源不断的涌了进来。但是,洪臣早就布置好了纵深防御,在城内组织了1000残军以及没来得及出城的5000多百姓利用所有的城内建筑物展开狙击、死守、暗袭,持续了半个月的巷战,包括洪臣在内,将近6000军民无一投降,全部战死,而这将近一个月下来,李特虽然占据了西昌,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700人战死,轻重伤者多达4000余人,此战只出动了13000余人的李特,基本上被打残了,暂时丧失了进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