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微笑着放下手中的《晋阳日刊》,上面的标题让他感到有些得意——《刘备之指树为盖》。
作为一个后来人,谢飞对这个时代的许多小典故还算清楚,他将这些典故搜肠刮肚地向蔡琰描述了一遍,文采过人的蔡琰等人将它变成了妙趣横生的文章,随即刊登在刊物上向天下人传播。
士人虽然一向恼恨谢飞的做法,然而晋阳的这两份刊物在士人中却是大受欢迎,这是人性的使然,越讨厌越关注嘛,何况这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又极为符合士人那种喜欢指点江山的性格特点。
蔡琰的这篇文章对刘备大加赞赏,将一个几岁孩童的雄心壮志描绘的绘声绘色,这让刘备心中颇有些沾沾自喜。如今幼年的愿望成了现实,这篇文章让刘备都有些佩服自己了。
“陛下果然是神人,孩童时便有这般大志,即便如高祖皇帝,怕也不过如此。”徐庶邴原两人也翻看着手中的刊物,看到兴奋之处,徐庶不由得发出一阵感慨,一通马屁将刘备拍的舒舒服服。
“呵呵呵,这上面对元直也是赞誉有加,不过元直当年确有侠客之风!”刘备看得兴致勃勃,上面的文章是一篇也没有放过,“咦?云长这篇写的真是绝妙,你看这标题就让人心生钦佩——《关云长之阵斩戚洪》”
邴原徐庶两人听了随声附和,又过了一会儿刘备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目光落在了一篇文章上,文章的标题为《张飞之三箭坡大败》。
这篇文章将太史慈描绘的犹如天神降临一般,而勇猛无比的张三爷则成了一个小丑,犀利的笔锋将他的狼狈相刻画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的描写读得让人身临其境,刘备心中虽然有些恼怒,然而故事的描绘却让他暗暗发笑。
“这……这蔡琰这么无礼!他怎能如此羞辱翼德!”看到文章的署名时,刘备重重地放下了手中的刊物。当年那件事那是徐庶的主意,结果还是走了太史慈,直到现在刘备内心对此事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陛下息怒,这上面时常会写一些莫名其妙的文章,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邴原有些不以为然地开口相劝,这份刊物虽然对关羽大加赞赏,对刘备和徐庶也是赞誉有加,而对其他人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各种不太容易接受的词句劈头盖脸的一顿猛砸。
“要说这些刊物写的也还不错,可谓有褒有贬,许多地方倒也不失偏颇。”刘备又看了一遍写自己文章,方才的那一丝怒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一种深深的自豪感。
“陛下所言极是,这些刊物的确如此,所以我等只要看看就是,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徐庶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句,他从内心对描写自己的这篇文章极为满意,他知道自己年轻时的那些侠义之举,必将很快因为这些刊物广为传播流传于世,整个天下都会记住自己。
邴原听了刚想搭话,眼前的一片文章让他闭上了嘴巴,面前的这篇文章恰好就是讽刺他的,这让他感到异常恼火,可是又不敢去反对刘备的说法,只好闷闷不乐地埋头坐在那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所有喜爱这些刊物的人们都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在晋阳的刊物中,几乎一半的篇幅写的刘备方面的文章,其他各处的占用的篇幅明显少了许多。
由于晋阳的发展而带来的商业繁荣,如今早就已经渗透到了天下每一个角落,各地的富贵之家早就已经离不开了晋阳商品,就是这些山寨皇帝们也不例外。
与之对应的是物流领域的大发展,这些刊物被带到了徐州,很快就在徐州的百姓中口口相传。对于这个消息匮乏的时代来说,这些刊物早就成了百姓们了解天下人物的唯一途径。
渐渐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刊物上的刘备变得有些不那么讨人喜欢了,标题也变得不那么好听,比如这一期关于刘备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