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0078. 怪物·二(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起行事,也挺不错的。

乔雅已经回过神来,尽管一路上见过太多恐怖血腥的东西,但看到人的杀戮对象从怪物转变为人时,还是有些发憷。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是康德伦理体系中的绝对命令递升的实践命令。

绝对命令就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在这条命令式中,行动的准则好比自然法则,要从自然后果考虑,因此就存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而在此表达式下,一个人就可以被你当作手段和工具来利用。因此就有了主观目的和客观目的的区分,个人的行动准则以主观目的为依据,相反,道德和法律就必须以客观目的为依据。

但这个客观目的并不是外在的权威或非人的力量,而是作为人本身,由此仅将人当作手段来利用,那么人仍然不能摆脱机械自然法则的约束,而无法成为一个道德主体,因此便有了第二种表达形式。

实践命令,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是道德准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绝对命令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在这个理论中,哪怕是为了救一万个人而去杀一个人也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一万个人都是基于主观目的,而不是基于客观目的。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

有一张获得过普利策奖,世界著名的照片,一个瘦得肌肉萎靡的黑人小女孩蜷缩着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一只秃鹰站在她的背后凝视着。

摄影师选好角度,为了不让老鹰受惊,在那等了二十分钟后,希望那只鹰能够张开翅膀。拍完照片后。摄影师赶走了老鹰,注视着小女孩继续爬行,最后坐在树下,点了一支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痛哭。

他把人当作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似乎不太符合道德。

得奖两个月后,在巨大的舆论攻击和自我责备中,这位摄影师自杀了。

对他口诛笔伐的人只觉死得其所,大快人心。

但他做的真的就错了么?对一个摄影师来说,不干涉事实,尊重事实。

“我要说的是,用人类的方式去思考,只能像人类一样拥护自己龌蹉的内心,你不能从外貌去鉴定一个人是否是人类,一个违背道德客观目的的人,能激起人最原始的仇恨,例如上述我提到过的,猥亵幼女虐待孕妇的人渣,显而易见的是,接憧而至所有人都会违反道德客观目的,希望此人死一万次都不够,不是么?以道德客观目的来规范一个人是否是一个人,最后只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怪物。”

“绝对客观来说,我是正确的。”

亚伯这样说着。

罗哲眉头紧皱。

或许最大的问题不是怪物发现了自己是怪物,而是人发现不了自己不是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