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了军权不说,还从襄平城的战俘里吸纳了不少兵力,不光补满了战损还有不菲的增幅,私下里不止一次感叹燕人的大度。
殊不知,白起这一手却将公孙度的军队彻底跟襄平城的城防切割开,公孙度的军队看似从地方卫戍部队的序列提升到野战部队的序列,但实际上却被燕国卡住了喉咙。
空有军队没有地盘的公孙度,光是后勤方面就要看燕国脸色形势,不然燕国把后勤一卡,公孙度的军队用不了多久就得饿得兵变!
当然,现在的公孙度畏燕如虎,根本没有未来反叛的想法,自然不会对这方面有所顾忌。
至于帮助燕人进攻自己原本的国家,公孙度不会产生任何愧疚感。
这个时代的民众多国家的认同感都很低,对于上层社会的权贵,也只有忠君思想很难产生爱国思想。
而且忠君还要放在家族利益之后。
在底层老百姓眼里,皇帝只是收税人的头头,是天底下最大的那个人。
如果日子过得好了,老百姓会闲聊中夸一夸皇帝,日子过的不好,私下里骂皇帝实属正常。
显而易见的,常年战争的汉地百姓日子过的十分糟糕,即便没有到饿殍遍野的程度,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苦不堪言。
自然而然的,不可能对汉武帝有什么感恩的心怀。
至于地方豪族,更是把家族利益摆在明面上,如果汉帝国势大,他们自然个个都是忠君爱国的臣子,要是汉帝国不行了,他们当然要为自己得家族考虑。
汉帝国没有开放科举制度,靠的是门阀政治和举荐制度。
举荐说白了就是门阀大户和官僚们推举自己人当官,这也是汉国门阀根深蒂固的原因。
举贤不避亲是人之常情,汉帝国的地方官府早已被地方豪族子弟所掌控,汉帝国中央朝廷能做的就是保证地方门阀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最好是多家互相牵制,朝廷作为仲裁者可以对他们发号施令。
白起攻略的汉地自然也存在门阀大族把控地方土地人口的现象,只是现在燕国要展现大度一面,让那些门阀大族放心投诚,所以对这种政治环境丝毫没有铲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