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和魏刚不想把事态扩大,所以,吴景的意思,决定了广陵郡的未来。
这个广陵太守似乎同样不想开战,使者虽然抗议了吕布军过河做法,却没有质疑魏刚‘剿匪’的说法。
这起事件从一开始就被定性成了过境和误伤,自然不会上升到战争级别。
但是,吴景没有放弃提要求,使者不仅希望高顺能够释放俘虏,归还武器装备,甚至,还索要一笔巨额赔偿。
高顺的态度很强硬,释放俘虏没问题,也可以归还部分装备,但是,赔偿是绝对不可能给。
使者不断奔走,直到最后,吴景都没有进行战争威胁,他选择让步。
现有情况下,吕布军和袁术军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双方达成共识,被俘人员全部释放,由使者带回。
但是,高顺扣下了部分武器装备,只归还了一小部分,那几副铠甲,也用损坏遗失的名义扣下了。
对于吕布军的无赖行为,使者只能提出口头抗议。
就这样,这场本该提前引爆广陵郡战争的危机轻飘飘的过去了。
魏刚继续带兵剿匪,高顺依然组织屯田。
屯田工作除了一开始的混乱,慢慢步入正轨。
屯田的主力也从原先的战俘和获救平民,变成了避难的流民。
吕布军在海西的好名声渐渐传播开了。
越来越多的百姓慕名赶到海西,这其中,由于吴景治下的百姓距离海西最近,逃难人群也更多。
高顺不得不扩大屯田规模,流民也成为主要新兵的兵员。
魏刚继续以剿匪为理由,一边消灭匪兵发展自己,一边打探袁术军情报。
吴景吃了一个大亏,不得不在嘴上认怂。
根据斥候的回报,袁术军在淮水前线增派了兵力。
尤其是淮阴地区,人员出入的检查非常严格。
袁术军不仅限制淮水北方的百姓南下,还设卡拦截治下百姓北逃。
吕布军的仁政和袁术军的暴政形成了强烈对比。
袁术军不得不开始约束行为,将士们不敢对辖区百姓做出过激行为。
虽说吴景加大了堵截力度,但是,淮水太长了,袁术军无法处处布防。
不断有百姓北上,投奔海西,海西也在短短两个月内繁荣了起来。
繁荣的海西出现了新的危机。
广陵海岸有一支海盗,匪首叫薛州,麾下有数千人的队伍,在广陵沿海肆虐多年。
早些年,薛州一直在南方地区活动,很少北上。
海西地区的繁荣,也吸引到了这些海贼的注意。
从零星的劫掠,到大规模登陆,出现在海西的海盗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危害了百姓的生命财产,还影响了屯田进度。
魏刚在剿匪之余,也领兵和这些海贼进行过几次交战。
海贼们或许不懂兵法,但却异常骁勇。
新军每一次都取得了胜利,但海贼们来去如风,始终没有被歼灭。
魏刚手上没有水军,对待这些上船逃命的海盗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海西地区的海岸线长度很大,海防压力不小。
老兵数量也太少,为了维持战斗力,根本不敢让新兵占部队太高的比例。
新军同时负责剿匪、守城和屯田,兵力严重不足。
海盗问题不致命,但是,拖得久了,也很恶心人。
魏刚希望高顺能够在淮水下游进行一场决战。
魏刚和高顺明确分工之后,高顺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屯田上。
不仅安排了专职部将,高顺自己也时刻盯着屯田进度。
魏刚找到高顺的时候,高顺正在一处民屯中。
“高将军,经过这段时间的清剿,徐州贼兵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