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她在上官老夫人那当丫鬟的,比我大两岁,今年应该十六了。这么算起来,和你差不多大。”
“哦哦,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我爹爹明明说过的”秦文隆不好意思的笑了。
“听她说,她是中城附近陈家村的,来府上三、四年了。”我补充道。
“还有呢?还有呢?”秦文隆急不可耐的问着。
我哭笑不得,白了他一眼说“秦大哥啊,我不过才认识她一个时辰,我能知道多少啊?你这么着急,小心把人家吓跑啦。”
秦文隆一听,点点头,说“是是,我一心急就忘了。不过你以后若是知道什么关于她的事,或者你们生活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大可以告诉我。我就住在这道墙后面的杏园,离你们也不算远,从那边那个木门出去往左拐,走过一个走廊,就到了”秦文隆说着激动的指着屋外的白墙比划着。
“好,你放心吧,知道了。”
我在布坊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白天我与秦文隆一道用完早饭从上官家去布坊,做完工再一起回来。在布坊的日子比在绣坊的时候要有趣很多,也更适合我。王掌柜是个老实踏实的人,而之前见过的东宝伙计又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东宝总是趁王掌柜不在的时候偷懒,又总是在被发现后推托到另一个胖胖的阿南伙计身上,总说是阿南拉着他一起躲在后房仓库的货架上睡觉。而阿南憨厚老实,虽然来布坊的时间比东宝还久,但由于不善言辞不太会向客人推销布品,常常被东宝指挥着在后房搬货。阿南也不生气,依旧每天吃的香睡得饱,整日和东宝玩在一起。除了秦叔和秦文隆来往于布坊和绣坊帮忙外,每日主要就是我和东宝在商铺守着。我主要负责女客人,东宝负责男客人,分工明确,我们两个都比较能说会道胆子大,再加上布坊的名气,生意一直不错。王掌柜也赏识我,如今我在布坊的月银已经足够我在外买些喜欢吃的、喜欢用的了。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转眼过去了两年。
过年回去明疆的时候,娘亲和严伯伯一家同我庆祝了生日。他们叮嘱我,如今已经成年,为人处事要更加的沉稳。镇里的很多同龄的女子都被配了婚嫁了,娘亲却并没有帮我物色。想是她了解我,知道我有自己的性子,若是许了不喜欢的人家,肯定会闹得鸡犬不宁。
只是这回回家没有见到允哥哥,他如今已经十八岁了。半年前,严伯伯帮他在运京谋了份衙门差事。没想到,他去了运京后不久便辞了差事,而去做了一个达官贵人的门客。严伯伯觉得做门客飘忽不定,去了几封信劝他回来。起初,允哥哥还犹豫不决,但过了一些时日,他来信说他心意已决,想要留在运京,不要再劝了。严伯伯和王伯母说起这个事情就难过,总惦念着儿大不中用了,去了运京就不回来了。我只好安慰他们说允哥哥自幼擅长读书,腹载五车,如今若是能帮达官贵人当门客,说不定以后寻着机会还可以做官,到时候再将严伯伯夫妇接去运京一起居住,也是一件好事。
“秦文隆,你不用整日给我送苹果来了,我不喜欢!”正坐在院子想着允哥哥的事,听见媛姐姐德声音,停了手里糊着的宣纸,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媛姐姐走了进来,秦文隆手捧着几个苹果紧跟在她身后。
“媛媛,那你喜欢吃什么?我明日再送过来。”秦文隆满脸堆着笑,讨好的问着。
陈媛看见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我不远处气鼓鼓的对我说“陈亿芗,你也不管管你这个大哥,他整日缠着我,我这才从老夫人那回来,又遇见他守在石巷口,烦死我了。”
“我哪里管得了他啊。”我转着手里的竹架子,调笑着说“我这秦大哥以前是我哥,但自从在这遇见了你,就没把我这小妹放在眼里了,眼睛每日都在媛姐姐身上转喽。”
“你也不能这么说,忆芗。你去问问东宝或是阿南,哥是不是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