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合理,我是不是有这部分预算,它是否会让我偏离我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理财目标,都可以帮助我们从催眠的混沌中醒过来。而醒过来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越能把钱更合理的使用和留在自己身边。
妈妈和爸爸在一起之后,知道爸爸是一个有意识的消费者,并且在无数细小事项上都会考量性价比。与此同时,爸爸又能非常好的把握存储和节省的度,完全不会因为存钱的意识感,就一个大步跨入吝啬的极端里。他是一个非常舒张有度的擅长管理金钱的人。
在这样的崇拜之下,妈妈犯了人生中一个非常大的错误,那就是在学习的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却彻底的放弃了它,而转头选择了安逸的依赖。
妈妈把自己的工资卡和全部存款给了爸爸。并且以极大的信任感,间接的放弃了关于家庭财政的知情权。这背后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从妈妈一个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件事的话,那曾经的妈妈是这样想的妈妈一度认为爸爸是个极其在乎钱的人,累积财富是他终其一生的大目标,如果妈妈可以为这个目标出一份力,那妈妈认为爸爸会觉得自己娶的这个老婆物超所值。妈妈赚得比爸爸多,又愿意都给爸爸,并且毫无保留毫无窥探的全部给他。这样的话,妈妈当时想,这样的我应该会得到很多爱吧。
这里必须提一下放弃知情权的事情,这件事几乎一手造成了爸爸妈妈的分开。曾经妈妈以为的蜜糖,其实却是一把割裂爸爸妈妈关系的利剑。
妈妈以为不去定期了解家庭总收入,可以给爸爸完全的信任感和自由度,让他感觉他一个人因为我的存在,有两个人的收入,而这两个人的收入,又能带给他更多叠加的利息和投资的可能性。这一切,都因为我希望他高兴,希望他尽快达到他说的“财务自由”。
然而最终,妈妈一直到和爸爸分手,都不曾见过家庭总收入,放弃知情权,直接导致了妈妈如同盲人一样,在漆黑的分手纠葛里,毫无方向。
爸爸在和妈妈分手期间,突然间从妈妈想象的百万富翁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妈妈自己应该有的存款,妈妈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找到。一切的被动,简直不可想象。与此同时,因为妈妈并没有学习理财知识而是一味的依赖爸爸,到头来,妈妈根本就说不清金钱来龙去脉的头绪。
失去钱财并不是最让妈妈伤心的,真正让妈妈看到自己错误的是爸爸对这一切的反馈。原来妈妈的一片心意,正是爸爸生活里的拖累。爸爸认为妈妈没有为这个家付出过。当矛盾最为激烈的时候,爸爸质问妈妈,你知道家里的电费多少,水费多少吗?那一瞬间,妈妈就明白,自己放弃的何止是钱,更多的,可能是生活本身,以及家庭角色本身。己之奉献,彼之懒散。道理如饮水,冷暖不必交换。
回到妈妈这场出乎意料的大戏。舞台上的妈妈,是一个被自己捂住双眼,被自己放弃学习的孩子,哭泣着乱撞的同时,台下最瞩目的观众也说,给你机会你却不好好演出。
小夏,这无头苍蝇一样的演出,是妈妈一手打造的。掌控感和依赖感,妈妈现在明白,要平衡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