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秘祝,也就是广为流传的道门九字真言。
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他常自叹,似他这般天资愚钝的通法学习进度,怕是就算他能练成驱邪除恶的通法,母亲也早已寿尽。
武道里自然也有治病救命的手段,但细论起来终究比其佛道救人的法门差了点意思,多是能自救,却少有能救他人的。
何况天一镇是个小镇子,总不能奢望浅水里住着大蛟龙,随便找一个天天趴着晒太阳的就是个比上境武夫还有厉害的武道先天,他黄杨奇磕个头就能拜师学艺学到上乘武学吧。
黄杨奇很早就知道,他若是在天一镇习武,最多学个拳法招式,粗浅内功,要说能学习到上乘武学的心法内功,却是痴心妄想。
上乘武学可不是佛道两家的通法,像通法在书肆翻看道藏佛经就能找到记载,还多有前辈大德标注心得在上能够借鉴,而武学心法多是门派世家的自我珍藏,从不轻易示人。
“修行,一定要继续修行,武道无人可以领我入门,那就好好的修行通法,井仙不能救我母,那我就要修通法修的比井仙还要厉害,我一定要治好我母亲的病。”
黄杨奇紧紧握着手中的木盒,心里像燃起了一团火,既然井仙说木盒中的丹药能够辅助他修行通法入道,他就一定要把握好这次的道缘。
进屋给母亲掖了掖被子,盯着母亲沉睡的面庞发了会呆,黄杨奇就准备离开回自己的书房,一转身,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身后不知道多久了。
他沉默了一下,把之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那个男人明显很惊讶,再然后又是无声的一阵沉默。
“你忙去吧,我陪陪你母亲。”
黄杨奇恭恭敬敬地侧身让过位置,跨步离去,那男人看着黄杨奇离去的背影,欲言又止,不过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三百年天一镇,五甲子黄家楼。
这是一句在天一镇流传于老辈口中的老话,而醉仙居就是那五甲子屹立不倒的黄家楼。
如果井凉道人在镇子里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镇子三百年未曾改名,一直叫做天一镇而不是他口中的水云镇。
想必那时,井凉的脸色一定会十分的精彩。
但可惜井凉道人和楠镜离开黄家后,就一起结伴游历红尘去了,日后自然与黄杨奇还有相遇之日,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传承了三百年之久的黄家,虽然几经起伏周折,但底蕴仍是有的,大宅子里有服侍的老奴,在外也有醉仙居的招牌。
虽说当代的醉仙居东家黄敬诚是个只喜欢读书教书的夫子,不擅经营,家道曾一度中落,但也是黄家气运不绝,黄敬诚娶了个打理商贾之事头头是道的好媳妇,也就是躺在床上那位,林真心。
黄家媳妇好不容易赶跑了觊觎黄家楼的外人,又把醉仙居做的有声有色,结果是个病秧子,生了孩子后打理起账房,采购,迎往等的俗事越发吃力,后来更是一病不起,整日只能躺在床上。
就在天一镇的人以为这黄家楼终究还是要倒的时候,他们发现,林真心生的孩子挑起了大梁,黄家楼的少东家竟然是个神童。
黄家少东家不仅人长得英俊潇洒,丰神朗玉,小小年纪的还精通人情往来,操持起酒楼业务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同时他的琴艺和画艺也不知是和谁学的,寥寥几次展示,都惊艳了小镇居民。
老人们都说,黄杨奇这孩子琴画双绝,又有孝心,能挑起大梁,黄敬诚是个不顶事的,就是苦了这孩子了,小小年纪就要操持家业,奔波寻医。
每当听到别人议论他是神童,黄杨奇总是很无奈,他要真有别人说得那么神,又怎么会三年练不成一门通法,毕竟典籍记载里可是有人可以五十多天就能正常运使六甲秘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