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位文化商人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创办的。
电影公司、互联网公司猛烈打向对方堡垒的第一年,空气中同时弥漫着两股味道,一种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一种无所畏惧、野心勃勃。
阿里影业的成立被认为是行业来个大玩家,华谊投资卖座网被认为是做个安全的选择。博纳于冬在这年上影节提出未来电影公司都要给bat打工的论调,把影业公司的焦虑气氛烘托成悲凉。
一边是影企谁也没踩准节奏,一边是互联网继续大肆进军。就在光线和360商量着做网站的时候,影响行业发展的第二支力量到来,淘票票上线了。
这预示着一个残酷竞争时代的到来。就目前看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只有美团经受住了考验。
从某种程度来讲,光线能获得这个机会也是幸运。一方面,阿里刚把淘票票和娱乐宝装进阿里影业,看起来准备卯足劲狠打一场,美团当时也没有做娱乐业的想法,急于将亏损的猫眼托付于人。
另一方面电影界的几位大佬也没有什么购买的心思,华谊在花钱买明星公司和游戏公司,博纳忙着从美股退市,张昭在乐视考虑怎么把硬件和内容的生态做起来,万达刚以28亿美元收购电影资讯平台时光网。
在微影失去优势之后,王长田下注猫眼的决定更显正确。猫眼微影合并后,在票务方面,猫眼变成腾讯唯一的支持对象。
早期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闯进电影圈的互联网玩家只剩下了两个阿里,以及背后站着腾讯的猫眼。一个没新意的结局。而比起其他很多被阿里、腾讯投资的影企来说,真正算得上已上车的民营电影巨头是光线传媒。
事实证明残酷的票务战争只是变革的第一阶段!
大战之后是休养生息,猫眼忙着准备上市,阿里重新考虑定位,内容公司在亏损中生长。同样需要休息的,还有过去几年高速增长下疲惫不堪、问题颇多的电影市场。
独家卖票和宣发获得成功,这意味着几年生长下来,互联网公司已不只是卖票平台,除了不主控内容,几乎什么都干。
对阿里来说,其实也不是没有主控过内容,但《摆渡人》《三生三世》的口碑争议,似乎止住它在产业链上游继续探索的野心。
第二阶段的战火,有关线上放映的战争,正在悄悄燃起。这一次事关重大,即将烧到以网剧为竞争力的爱优腾的领地。
还得从董平后来创办的欢喜传媒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