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称王,不管怎么说,都绝对称不上是明智之举。
虽说赢渊很瞧不起他这一行为,但是细细想之,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转而看向庞统,求教般说道“寡人之前观魏君种种作为,都是谋定而后动,背后定有高人为其出谋划策,为什么这一次,却做出了这等昏庸决定?”
庞统起身作揖道“回君上,其实魏君的抉择本身并没有错,因为无论是何等抉择,都必然会出现一个结果。魏武卒的铁蹄已然在这片大陆上践踏,望眼过去,铁蹄践踏的地方,无不一片狼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魏君称不称王,已然没有太多的意义。”
赢渊道“军师的意思是,不管这个抉择本身有没有错,魏国的实力,都已经到了可以扭转乾坤,改变结果的地步?”
庞统摇了摇头,“非也。微臣是说,结果的好坏与否,都对魏国的意义不大了。但是对于诸侯来讲,却是为他们竖立了一面名叫仁义的旗帜。圣人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所谓仁者无敌,当如是也。”
赢渊感同身受,点头称赞道“军师所言有理,天下人心所向,方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关于对魏的战争,并不是只有秦国在孤军奋战。
失去仁心大旗的魏国,目前已经是四面树敌。
假以时日,滚滚洪流,必然能将这个庞大的国家冲垮。
按照庞统的计划来讲,秦国已经不用过多顾虑妖族的问题。
只是眼下,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庞统。
在那日城头之上观察敌方阵营的时候,似有三位与自己境界相当的练气士遮蔽了魏军大营的天机,使自己无法一窥究竟。
而截至到目前为止,那三位练气士,还都没有露面。
他们所掌握的能力、具体修为如何,对于秦国来讲,都还是个秘密。
诸子百家中,各有各自的手段,都不能小觑彼此,倘若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将很难做到百战百胜。
众人来到城头之上,萧怀玉向庞统说道“军师,这几日您有所不知,魏军就像是做了缩头乌龟一般,也不攻城了。即使是雨季来临之际放水淹城,也不用这几日罢战而停吧?”
庞统毫不犹豫道“他们定是在酝酿一个新的阴谋,或者是说,他们的内部,出了一些问题。”
赢渊附和道“军师所言有理,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魏军迟迟不攻城,定是有他们的打算。若是让寡人与魏武卒对换,寡人也不会急于攻城,因为猛攻城池,只不过是下下策罢了。”
庞统作揖笑道“君上不愧深得兵家真传,这句话已然道尽攻城之战得失。魏军向来其势如虎,其疾如风。他们现如今按兵不动,一定是自觉稳操胜券,不急于一时了。”
赢渊想起来一件事情,开口道“前些日子,寡人在魏国境内布下的耳目传来消息,说魏国已经在通往秦国的路上,打通一条官道,专门用来运输物资,这样一来,魏武卒将会如虎添翼。”
庞统看向城外的方向,眯了眯双眼,思虑再三道“陛下,可以用那个计谋了。”
赢渊闻声皱了皱眉头,“现在用,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他本打算着,再与魏武卒僵持一段时间,故意打几场败仗,会钓来更大的鱼。
现在用,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庞统道“敌军的动向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跟我们打持久战,用来缓解攻占其它国家的压力,或者说,等待机会,再给予我们沉痛之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再拖了,必须尽早的将这里的战局结束。”
敌军的物资已经有了充足的保障,在这种情况,在和魏武卒空耗时间,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了。
“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