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的西北角的围墙附近地带,刘制律找到了一个十分适合自己坐在那里倒腾吉他写歌的地方。
那时北大的这一地带是个低洼的湿地,上面长满了芦苇。湿地北面边上长了几棵大朴树,大朴树树荫下有块大石头。坐在这石头上,刘制律抱着吉他无论用多大力度的扫弦或者击打弹唱,都不用担心会扰民。
围墙外不时传来公交车等车辆轰隆隆驶过去的声音,这都能把刘制律的弹唱发出的声响都掩盖住了;再加上芦苇荡的遮挡。除非有人走到了朴树边上来,否则,不会有人发现他这里倒腾吉他。在这里从来也都没有人来打扰他,唯一的不足就是这里的黑蚊子挺多的,所以,在这里写歌是必须要付出些血的代价的。
刘制律刚坐下来,就会先弹唱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来热热身。进入了弹唱的状态后,他就随机挑个扫弦的节奏类型,右手不停扫着弦,左手随意切换、排列和衔接吉他各个和弦。找出几个在扫弦过程中,听起来能十分和谐地排列和衔接在一起的和弦作为一组。
再在定下的这个和弦组里,不断地来回地尝试变换扫弦的节奏,感觉一来,他就能直接同时即兴作曲和填词,把一首自己写的新歌唱出来。
他这种音乐的感觉是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小时候高兴时,他就乱哼一通,然后还问刘母道“妈,我这是歌吗?”
也不知道是刘母在敷衍他,还是她觉得就是,她停顿了一会儿就回答道“是的。”他听了,又继续快乐地乱哼着。
有时他会拿着根枝条,在地面上以一定的速度在地面上来回地滑动,心里默念着某首歌的旋律。没一会儿他就感觉这枝条滑动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在唱这首歌。
上五年级时,在他的堂妹帮助下,他学会了六孔笛。很快他觉得吹六孔笛就像吹口哨一样自如,想吹什么曲子就吹什么曲子,都不用看谱的。这就是他的音乐感从小就打好了基础的有力证据吧。不然学会吉他了后,他也不会就能这样子轻轻松松写歌了。
刘制律大多的歌曲都是像上面描述的那样作出来的,作词、作曲和编曲他都是同完成的。只有一首例外,那就是《三只小猪》。这首歌是他先修改舍友们写的歌词,而后作曲的。
在北大西北角写完那首《她》(歌词大意我的心里只有她,她是我唯一的牵挂,可是她不接受我的花,因为她不是个傻瓜。树上鸟儿叫喳喳,妹妹明天就要嫁人啦,清风吹拂着晚霞,但愿祝福能到她的家)不久,刘制律发现这地带被围起来施工了。最后,被改造成了一个湖。这也意味着,他的北大写歌根据地被端掉了。
刘制律还发现在镜春园里的那个湖的西边曾经个高高耸起的小土坡,坡上有棵大树,树冠如同大亭盖。树干正下方摆了长方石条作椅子。坐在这长石条上,可以俯视下方,四周又是小灌木丛,隐蔽性很好,很有山大王的感觉。
刘制律很喜欢到这里看书。这小坡上还有一个隐蔽性很好小的岩层洞,他经常把书藏在那里,盖上树叶,又能防雨,又不容易被人发现。
可没多久刘制律发现这个小土坡也被围起来施工了。藏书洞都被挖掘机挖没了,他损失了两本书。
最后这小土坡被平了顶,灌木丛被铲除,地面都铺上了大理石板块。长石条椅被到了树冠之外。这时小土坡变的四周通透了,要是再坐在上面的长石条椅上看书,会被晒不说,还会让路过的人觉得你就像傻逼一样!他的北大阅读根据地就这样被端掉了。
经这两事,北大似乎很调皮地对刘制律说“小伙子,你最喜欢我哪里?我都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