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处置之权。但其依旧需要向议政会负责。议政会制定律法对监察院的行为加以约束,保证监察院在律法规定范围之内行使权力。
对于林觉而言,这个基本的架构已经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名义上议政会和内阁的所有重大政令和人事任免都要请皇上圣旨最终决定,但这已经是一种形式,一个过场。在接下来要制定的大周总律之中,林觉将会开宗明义的注明这一点。即皇帝将不再干涉政务,以皇帝之名下达政令无需经过皇帝本人的同意,而是皇上身为大周万民之主应尽的义务。
架构初步设立之后,接下来才是最为艰苦的过程,便是制定大周总律和在总律之下的各种实用律法。而在此之前,需要做的一件事是组建议政会以及内阁和所辖各房,建立起监察院的架构来。首要之务便是要确定议政会的组成人员。毫无疑问,来到京城的所有官员都自动成为议政会的议政官,但议政会还需吸收方方面面之人加入,才能体现出林觉所言的代表大周各方利益的权力架构。这当然不能搞什么民主选举,搞什么竞选拉票。林觉给出的办法是推荐制度。按照林觉和众官商定的比例,拟增加士农工商之中除了士人之外的各二百人进入首届议政会中参与议政。这二百人当然是他们中的翘楚方可。为了不拖延太久,这些人选便在京畿以及周边的路府进行推荐。这些地方的官员们很快便拟定了名单,无需太多的讨论,林觉当即派出禁军去接人。两天之内,六百名晕头晕脑不知道发生何种情形的商贾作坊主以及地主被接来京城,被授予议政官的身份加入议政会。其实倒也不是非要他们加入不可,对林觉而言,这不过是一种形式。必须要形成这种认知上的改变。倘若此刻不这么做,那么今后便无先例,更是没有可能了。当然,这些人的到来也不是毫无作用,起码在制定具体的律法上是可以一些可供参考的专业意见的。
议政会人员搭建完毕之后,八月二十八,由林觉暂代议长之职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议政大会。当日,自然是隆重无比。号炮一百五十六响,震动全城。一百五十六是大周立国的日子,而八月二十八这天也正是郭威建立大周定都汴梁登基的日子。林觉特意选定了这个日子,既是纪念和致敬,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终结。
当日议政会的主要议题便是确定内阁首席大臣和几名辅臣的人选,确定议政会正式议长和副议长,以及常务执行官的人选。确定监察院首席监察大臣的人选。会
议一开始,便出现了意外,内阁首席的人选几乎没有悬念,绝大部分官员一致推选林觉担任此职。因为这个职务是实际上的大周政务掌权之人,是最为重要的官职,掌管了大周几乎全部政务。
然而,林觉却当场宣布自己拒绝担任此职,不仅如此,自己也不会在议政会和监察院担任任何职务。林觉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此次大变革是由他发起,很多人都说他要篡权夺位,独霸朝纲,他便以实际行动证明他的清白。所以,内阁首席,议政会议长以及监察院首席大臣他都不会去做,他将不担任任何官职,不掺和任何朝廷事务,功成身退。
林觉的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本来所有人都认为林觉是内阁首席的不二人选,职务高显。除了林觉谁也无法胜任此职。但林觉为了表明清白居然要放弃任何职务,这让众人不知如何是好。他们遍搜脑海中的人选,忽然发现除了林觉没有任何人能够胜任此职,不管对林觉得看法如何,却不得不承认,除了他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和能力担任此职。
一开始,很多人还以为是林觉的矫情,故意做出这样的姿态来。但众多人劝进之下,林觉态度坚决,执意不肯,众人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众官员纷纷求肯,痛陈厉害,希望林相收回成命。说什么无人能够服众,无人可镇住当前局面,林相这么做会导致朝政混乱云云。态度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