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有被灭,当然了,此时的卫国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
除了开国国君康叔之外,卫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十分的低微。直到西周末年,周幽王宠信褒姒,导致犬戎攻进镐京,周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各诸侯国拥立太子宜臼为周平王。卫国由于勤王有功,算是当了一回主角。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最后那点家业都被霍霍了。当时的卫懿公荒淫无道,因为喜爱养仙鹤,甚至给仙鹤加官进爵。
最终导致亡国,如果不是齐桓公鼎力相助,后面就没有卫国什么事了。
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卫国的实力大不如前,不得不在各个大国之间艰难求生,先是在公元前254年被魏国吞并,接着又被秦国吞并。
当时的卫国虽然小,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才济济。当时的卫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例如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的商鞅,秦国赫赫有名的丞相吕不韦,法家的代表人物吴起,孔子得意的门生子路等等,都是卫国人。
正因如此,秦国在吞并卫国后,并没有废除卫国的国君。而是剥夺了卫国的属地……
公元416年,后秦姚兴因病去世,太子姚泓继位。
刚刚继位的姚泓略显稚嫩,难以稳住大局,后秦陷入混乱,让刘裕看到了可乘之机。
后秦紧邻东晋,而且后秦的地盘不小,长安和洛阳等重要城池都在后秦手中,姚兴刚刚去世,如果能抓住现在后秦陷入混乱的时机占领后秦,将对己方的发展十分有利。刘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抓住姚兴刚死的契机,亲自带兵进攻后秦。
决定亲自带兵讨伐后秦之后,刘裕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建康交给谁来镇守?
想来想去,刘裕决定把镇守建康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心腹——刘穆之。
公元416年,把后方安排好以后,刘裕开始北伐后秦,他的前锋里也有一位“龙骧将军“,刘裕的“龙骧将军“也不是一般人,他是刘裕手下的猛将——王镇恶。
王镇恶是前秦重臣王猛的孙子,王猛多谋善断,深受前秦君主苻坚器重,作为重臣的子孙,王镇恶的前途本来一片光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王镇恶十三岁那一年,淝水之战爆发,苻坚大败,前秦帝国瓦解,年幼的王镇恶因此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来王镇恶跟着叔父流落到东晋,住在荆州一带,年轻的王镇恶像他祖父王猛一样,也喜欢读兵法方面的书,对研究天下形势很有兴趣。
由于在军事上见识过人,有人就向刘裕推荐了王镇恶,刘裕和王镇恶见面交谈之后,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得知王镇恶是王猛的后人,更是夸他是“将门有将“,当即提拔了王镇恶。
加入刘裕的班底之后,由于王镇恶表现突出,此次讨伐后秦,刘裕决定让王镇恶继续担任前锋,进攻后秦的东部地区,刘裕随后自己带领部队跟进。
大将檀道济很早就跟随刘裕作战,在讨伐卢循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次他被封为冠军将军,和王镇恶一起出征后秦。
除此之外,为了迷惑敌人,刘裕还布置了一支“疑兵“∶让将领沈田子带上少数人马,进攻后秦的南部地区。
公元416年,王镇恶和檀道济率领大军,从东晋势力范围内的淮河一带北上,攻击后秦控制下的许昌和洛阳一带。
当时后秦君主姚兴刚刚去世,继位的姚泓无力控制大局,后秦人心不稳,而王镇恶的部队有备而来,士气如虹,很快打下了许昌,进逼洛阳。
守洛阳的姚洗一看东晋部队来势汹汹,直接投降了,王镇恶轻松地拿下了洛阳。继而向西进军,逼近潼关。
洛阳离后秦的核心区关中较远,所谓“关中“,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中部一带。
这个地区东有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