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
七月二十四日,队伍终于到达了广仁岭,这是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蒙古王公恭迎圣驾之所,
这也意味着皇帝要按例下轿,策马驰骋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
关外的凉风,徐徐拂面,花甲之年本就不愿服老的嘉庆帝顿时来了精神,纵马奔驰,
在众人一片叫好声中,一路骑着马到达了热河行宫。
嘉庆帝到达热河后,忽然感觉“痰气上壅”,
但他也并未立即休息,而且亲自又去参拜了城隍庙和永佑寺.......
人生的最后24小时
一通热闹忙乱之后,直到二十四日夜晚,嘉庆帝才入住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
就在当天晚上,过度劳累兴奋的嘉庆帝突然全身发冷、四肢乏力,
随行的御医郝进喜、商景霨、李澍名、苏钰等人慌忙医治,
据当时的脉案记载,
御医们先是用藿香正气丸以及一些清鲜代茶饮、导赤代茶饮等调理嘉庆的湿热。
据史料记载,御医们忙乎了一晚上,并无明显效果。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五日上午,嘉庆帝已经无法自己起身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拖到傍晚更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二十五日夜晚,一场大雨降临在避暑山庄,忽然天空中炸雷响起,
众人惊恐地发现:皇帝驾崩了!
关于嘉庆帝之死,在野史中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传说,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不免让人联想起乾隆帝曾在南郊祀天时祷告:
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
意思是说,如果永琰不堪重任,乾隆帝希望祖先们把永琰“弄死”,他好再选一个太子.......
此前宫门数次被闯,皆被嘉庆帝惊险万分地躲过了,
如今却这样仓促离世,由此便引发出各种被雷劈死的段子来,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实际上,暂时抛开一天之内暴毙的问题,毕竟也可能因为心梗,
史学家们更加关注的是,嘉庆帝临终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这涉及了道光皇帝,
再加上史料疑点太多,总感觉记载的并不是真相。
突然暴毙之前,嘉庆帝到底经历了什么?
据清道光实录记载,嘉庆帝在临终前曾召集将几位军机大臣,以及其他要员,当众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鐍匣”,宣布早在嘉庆四年四月初十,他就已经决定立绵宁为皇太子。
同时又口述了遗诏的内容:
奇怪的就在这里,
鐍下传位诏,是雍正帝首创,此后乾隆帝也遵循了这一原则,
按照雍正帝和乾隆帝的做法,传位诏书一式两份,
一份放在一个密封的匣内,此匣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头,另一份则由皇帝亲自保管,
等到皇帝驾崩后,两份遗诏要进行比对,证明新皇继位的正统性。
可嘉庆帝生前并未宣布曾写过立储诏书,
那这意味着:皇位继承人到底是谁,老皇帝没有任何交代!
好吧,姑且认为是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藏着一份,此时嘉庆帝拿出的是随身携带的一份,
可随后发生的事就更难让人理解了,
因为宫中的皇后钮祜禄氏,得知嘉庆帝驾崩后,派人去寻找“鐍匣”却没有找到.......
为什么只有一份诏书呢?
若说是嘉庆帝又改了传位方式,似乎也说得过去,
他没有把鐍匣放置在郑大光明匾后,由于宫中二十几年来小偷刺客造反火灾风波不断,他压根就对挂那块匾的院子的安全一千个一万个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