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0792章:吕氏春秋(2 / 6)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们直到接到陈平、刘章等人的信后,才敢于开始行动,在此之前,也无不是唯唯诺诺、主动配合。

这是为什么呢?

名正言顺的吕后吕后专权,是名正言顺的。

汉承秦制。尽管汉朝人一口一个“暴秦”,但在汉武帝改革前,其中央制度基本上袭承秦制。

所以,与秦国宣太后、赵太后时期一样,“后即小君”,太后不但可以临朝称制,还可以以“朕”自称!而诸大臣、王,甚至天子(无论是否已经亲政),在太后面前都要以“臣”自称。

同时,汉以“孝”治天下,除了两位开国之君刘邦、刘秀外,所有天子的谥号都有“孝”字。

吕后只有太子一个亲生儿子,但吕后在宗法上是所有王的嫡母!

所以,吕后专权,是名正言顺的。

反对吕后,是以臣反君,以子逆母,是说不通的,令人畏惧的吕后吕后,也不是一般的太后。

刘邦是平头百姓时,吕雉就是他的妻子了。所以,早在民间时,吕雉就是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的嫂子了,甚至是樊哙的妻姐,关系紧密。

而在后来,吕后“佐高帝定天下”,又在高祖外出期间留镇长安,其间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所以,刘邦想换太子时,“为群劝止”,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在稳定江山过程中,吕后的手段令人畏惧。

韩信、彭越,都死在她手上。

即便是功成名就,处于半归隐状态的张良,也在她的威逼下,献“商山四皓”之计,助刘盈保全太子之位。

所以,刘邦在放弃改立太子的的想法时,悲伤地对戚夫人唱到:(太子)羽翼已丰,没办法了!

刘邦尚且畏惧,何况功臣、诸侯们呢?

所以,陈平等人侍奉吕后都极为小心翼翼。

他们知道:吕后一旦不安,举手就是杀招,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功臣、诸侯王,不但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还要想在太后前头,替太后消除疑虑,才可能保全自己!

齐王主动让出琅琊,周勃等人请让吕家掌握兵权,群臣请诸吕为王,无不是在这种威胁下,“凡事想在领导前头”,主动做出让步。

以擅长阴谋著称的陈平,直到高后七年,也就是吕雉快去世时,才敢与周勃“交欢”!注意,只是“交欢”哦!吕后病前,这些功臣们都只能静居独思,连彼此交道都不敢多打!

他们对吕后的畏惧,由此可见一斑!

气候未成的诸侯王们而当时的诸侯王们,实力也未成气候。

刘邦去世前,异姓王们已经被铲除得差不多了(剩长沙吴芮),只剩下刘姓诸侯王。

后来七国之乱时挑头的吴、楚两国,在几年前英布叛乱时,遭到完虐,在英布门前不堪一击。

而梁、赵、代、燕等国,在几年前还是异姓王彭越(梁王)、陈郗(代相,自称代王)、卢绾(与藏荼先后为燕王)等人所据,刚被平叛一次不说,刘姓诸侯王自己的屁股都还没有坐稳。

只有齐王的实力比较强大。事实上,在“诛吕”中,真正起兵的诸侯王,还就是齐王的军队,其他代王(后来的汉文帝)等人的军队都是打酱油的。

而齐军要单独起兵,也是实力严重不足的,成不了事,后来还是在陈平、刘章等人的内外配合下才敢起兵!

后来,“诛吕行动”后中起兵有大功的齐,内有刘章,外有齐军,却在选择新帝问题上毫无发言权,任凭陈平、周勃等人选择新帝,最后新帝不是齐王,他们也不敢造次。

以此足见:当时的诸侯王,尚没有与朝廷叫板的实力!

严密的军制诸侯国军不敢单独造次,关键在忌惮南、北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