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0819章:唯物主义(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道德绑架了,过去还能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在孙权那儿炫耀,现在还能怎么玩?只有撕破脸皮,为了利益讨价还价了!

早年孙权的职位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驻守在吴郡。基本上是把江东主要地盘上的实权都给抓住了。

但问题是这种职位是无法真正一统江东的,随便其他一个地方的太守,就可以在职位上和孙权平起平坐,人家为啥要听你的呢?孙策又不是皇帝,他说传位给你,你就能坐稳江山?

所以说孙权上台以后,庐江太守李术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此外就连老孙家自家人,庐陵太守孙辅都要跟曹操暗通款曲。

第一步,成为车骑将军。

因此在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和刘备就互相利用了起来。孙权表奏刘备代理荆州牧,而刘备也表奏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徐州牧。

孙权这个车骑将军、徐州牧,可算是江东地盘上最大的官了!有时候自己人并不是自己人,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得出来,只有借助外人的力量,孙权才能真正震慑住自己人。

第二步,骠骑将军、南昌侯。

光有个头衔还不够,必须要立下点功勋才行。因此孙权花了很多年时间,终于趁着关羽不注意,拿下了荆州大部分地盘,同时斩杀关羽。曹操连忙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封南昌侯。

这么一来孙权既有功劳又有名头,真正成为了江东集团的领袖。他和手下人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手下人是不是也想着要进步?那就得逼着孙权也要往上走才行。

第三步,吴王、大将军。

这个时候孙权的骚操作出现了,他不仅没有往上走,反而选择向曹魏称臣。现在你知道了吧?孙权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汉臣,他们就是造反分子割据一方而已。如今选择投靠曹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孙权当时只是个南昌侯,而曹丕已经是皇帝了。曹丕也很大方啊,果断册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荆州牧,都督荆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的军事。

公元220年,曹丕带汉称帝,建立曹魏王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帝国。可是孙权却一直到了公元229年才称帝。这个时候曹操、曹丕、刘备都已经去世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没有哪个坏人会承认自己是坏人,正在做坏事。他们会给自己找各种合法正当的理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曹操一直以汉献帝作为傀儡,他也知道会遭人诟病,因此即使他一直行使着皇帝的权力,但他这辈子都没有篡位,看你怎么骂他了!

刘备就更别提了,一言不合就道德绑架,二话不说就搬出汉室基业作为门面。这谁扛得住啊?而且即使他做了皇帝,也没啥说的,毕竟人家也姓刘。

唯独孙权是最无奈的,他环顾四周,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的理由。因此孙权就跟个草寇一样,割据一方,一直等待着。

等到自己建功立业,等到自己的地位慢慢攀升,等到大家习惯自己的统治,这个时候他再拖一拖,让大家主动觉得,孙权再不称帝都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到了这个时候,孙权再称帝,那就名正言顺多了……

历史上有很多非常牛掰的文臣武将,尤其是那些帝王身边的智囊,一个个脑子别提多灵光了。正是在这帮人的帮助下,若干开国帝王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比如说姬昌有姜子牙,勾践有范蠡,刘邦有张良,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有刘伯温。我们仔细去看这些人,其中唯一真正彻底功成身退的,只有范蠡一人。

范蠡这个人了不起啊,真正做到了丝毫不拖泥带水。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以后,范蠡不仅自己退休了,也没让自己的儿子在越国享受荣华富贵。因此范蠡的结局也是相对比较好的。

那么剩下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