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隋书》
后来王颁加入了隋王朝,南陈灭亡以后,王颁带着王僧辩的那帮旧部,大晚上偷偷挖开了陈霸先的陵墓,将其破棺焚尸。
这还不够,王颁甚至把陈霸先的骨灰倒入了池塘中,让上千人把池塘里的水都给喝了。陈霸先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为南朝守住了最后的尊严,结果自己的尊严却荡然无存了……
陈霸先往后,也只有一个男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而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毛文龙!
提到毛文龙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他是罪有应得,也有人说他是含冤而死。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更准确呢?我们先来看看毛文龙做了哪些事情。
毛文龙的一生,要分成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毛文龙镇守东江镇之前,第二个阶段是毛文龙镇守东江镇之后。可以说,两个阶段的毛文龙几乎是判若两人。
毛文龙是浙江人,家里是做买卖的,父亲早逝,这家伙也不事生产,而且还不喜欢读书。按道理说这样的人,将来就是个街溜子,不会有什么出息。
可是他对兵法奇谋却很有兴趣,这让我想起了村头的几个大爷,刚下田打完药水,就在村口谈论起了亚非欧等大陆的未来。
毛文龙也是一样,虽然是典型的街溜子,可是他却有封侯的志向。你别说,老天爷对毛文龙是真的好,因为他的伯父毛得春没儿子,伯母又可怜毛文龙三十好几了,却一事无成。所以他们便让毛文龙继承了毛得春的职位,成为了海州卫百户。
一眨眼功夫,浙江街溜子就成了辽东军官,换谁都不会适应。可是毛文龙却是个天生的当官之人。他到了官场以后,开始各种交朋友,一点儿也不心疼钱,所以人缘很不错。此后四大贵人对毛文龙的影响非常大。
第一大贵人,舅舅沈光祚。
毛文龙的舅舅沈光祚是当时的兵部主事,朝里有人好做官啊!甭管这人官职高不高,只要能说上一句话,那就是好的!毛文龙在舅舅的推荐下,成为了李成梁手下的千总,干了三年千总以后,又被提拔为守备。
第二大贵人,辽东经略杨镐。
杨镐经略辽东时,毛文龙在抗击后金军队时立下战功,所以加衔都司。
第三大贵人,辽东经略熊廷弼。
熊廷弼来了以后,肉眼可见毛文龙是立下战功的,他曾经在杏山击败对手,并且亲自斩杀一名对手。又搞了一场募捐,花钱做了一堆很实用的武器。
所以熊廷弼十分欣赏毛文龙,曾经上书皇帝,表示毛文龙这个人很厉害,不光见识过人,而且很有胆略,应该实授他都司的职位。
第四大贵人,辽东巡抚王化贞。
袁应泰成为辽东经略以后,其实是看不上毛文龙的,虽然给他加了游击衔,却始终不肯重用他。可是辽东巡抚王化贞对毛文龙却很感兴趣,因为毛文龙的舅舅沈光祚再次向他推荐了毛文龙。
在王化贞的任用下,毛文龙终于被授予都司之职。此后毛文龙深得王化贞重用,他也把王化贞当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恩人。
镇江大捷应该说是改变毛文龙人生的重要事件。后金在攻克了辽阳和沈阳后,开始攻打其他小城,辽东几乎全境陷入了后金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个时候后金气焰嚣张,大量明军集团的将领投降后金,各地地方武装也都剃发易服。这个时候打赢一仗,对明朝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至少对士气是有很大帮助的。
辽东巡抚王化贞打算干票大的,毛文龙得知以后,立刻主动请缨,带着197名官兵朝着镇江奔袭而来。
这一路是毛文龙一生最为英勇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