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陛下终于要选夫(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靖的瑾天女皇要选夫啦!!!

举国欢腾!!!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人们盼着陛下纳夫,就像久旱盼甘霖一样虔诚又迫切。

原因无它,大靖女性十四岁及笈后便可嫁人,作为一个二十三岁的姑娘,放在百姓家那真是个让爹妈发愁的老闺女,但是放在皇位上,那就是全国最耀眼的钻石王老五!

试问,谁不想当个皇亲国戚?谁不想着自己的儿子将来能继承皇位?

要知道,如今的大靖王朝可是这天下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女皇夏瑾天,不但芳华绝代,更是千古一帝,世间少有的明君。

陛下原本是皇家的公主,从小身子不好,常年在京郊的皇觉寺静养。当年先皇还未立太子就突然病逝,结果几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杀红了眼,没成想最后谁都没活下来。眼看着大靖就要没了继承人,陷于内乱,周边的外族也虎视眈眈。关键时刻,几位老臣接回了在皇觉寺里休养的公主殿下。

大靖的古法,拥有直系血统的公主也是可以继承皇位的。于是,公主殿下在危急时刻匆忙继位,成为大靖的女皇,改国号“天启”。

那年,女皇陛下只有六岁,朝野上下也是战战兢兢,担心陛下年纪太小,沦为某些势力的傀儡,从此大靖国势衰败,内忧外患,再起了战乱。

却没想到,苍天有眼,保我大靖,瑾天女皇竟是罕见的一代明君!

铲奸佞,勤国政,富国强邦,大靖在女皇的治理下,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繁盛!

国有明君,实乃幸事。只是女皇陛下太勤勉了些,在位十六年,每日忙于朝政,竟无后宫。

陛下继位时六岁,十六岁时,朝中开始有大臣上奏陛下该成亲了。毕竟在大靖,女子十四岁及笄后就开始说亲,十六岁时就可以出嫁了。

陛下却说“朕年纪尚小,当以国事为重”。

十七了,以国事为重,十八了,还是以国事为重,十九了,依然以国事为重。群臣开始有些担心,虽然皇帝不愁纳夫,不过陛下这年纪放在民间可也算个“老姑娘”了。

到了二十、二十一岁,陛下依然以国事为重的时候,群臣不淡定了,御史台都开始频频上书,劝谏陛下该立后,为大靖开枝散叶了。还有那几个年老的重臣,也开始隔三岔的“臣有奏”。只是陛下似乎依旧不想纳夫,每每找些借口搪塞过去。大臣们谈古论今,从方方面面争论陛下大婚的重要性,有时,竟争的面红耳赤,陛下气的拂袖而去。

去岁冬,一次朝堂上,陛下突然晕倒,一头栽下宝座,群臣吓坏了,这才想起陛下幼时身子并不好,是常年在皇觉寺静养的主啊!

等皇帝再上朝时,文武百官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老宰相谢征声泪俱下“陛下啊,您没有子嗣,若是您有什么意外,大靖后继无人,社稷危矣!”

“陛下,先帝驾崩之时的危机切不可再重蹈覆辙啊!望陛下早日立后,诞下子嗣,保我大靖社稷安稳啊!”说罢老泪纵横,伏地重重扣头,后面百官哭成一片。

许久,龙椅上传来一声长叹“众爱卿平身吧,朕也觉得此事颇为重要,从即日起,开宫选秀。”

陛下终于想通了,举国欢腾!各大世家贵胄卯足了劲儿挑选族中的优秀子弟送往宫中。加之陛下口谕,不必太在意家世,只要“人好”就行,更多的人踊跃报名,参选人数之多,堪称大靖史上之最。

经过了内务府的初步审核,共有三千位来自各地的公子通过了初审的条件,来到了宫中,接受皇帝陛下的进一步挑选。

“这些公子们看起来不错啊!”含元殿顶层中央的一间明亮宽敞的大房间里,夏瑾天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金色望远镜,站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朝下观察了一圈。虽然这含元殿前广场十分开阔,但是现在站满了通过初选的公子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