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徽州,歙县,黄山东山脚下,一片白墙灰瓦的徽式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如画里乡村。这村庄叫月庄,庄子中间有个月湖,村人皆环湖而居。
月庄人大多姓李。
李氏家族乃纺织商。
很久以前,月庄并不像现在宁静、优美。李家人搬来后,耗费银钱,引黄山峡谷之水过来。水分两股一股从西村口入庄,分数条沟渠,流经各家房前屋后,汇聚到村子中央,形成月湖,再流出庄外;另一股即月河,经西向南,从田野穿过,环绕大半个村庄,向东流入新安江。
靖康十七年,七月初一傍晚,黄山上雾气蒸腾,月湖和月河上也青烟袅袅,模糊了月庄的轮廓。
族学下课了,一帮顽童蜂拥至南村口,在月河的石拱桥上玩耍。忽见桥那边过来一行车队,打头的马车旁护着两个骑马的汉子,其中一个年轻的叫李卓望,就是月庄的。
李卓望大喊“别乱跑,当心车!”
顽童们忙让到桥头,看着车队,一面低声议论
“这不是李老爷?”
“是李老爷。回来看他老娘了。我娘说,李老太太熬着不肯闭眼,就等见儿子最后一面。”
李老爷名叫李卓航。
他是现在的李家家主。
马车来到近前,看着很普通,细察却不凡木质车壁,并未雕琢,泛着古朴、细腻的原木纹理;橡胶轮胎平稳地行在石桥上,不像木轮发出“嘎嘎”声。
精致的扇形车窗,窗帘拉开,露出一大一小两张脸。大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一字眉,凤眼,直鼻,薄唇,面容俊朗;怀里搂着个眉眼精致的小女孩,约莫四五岁。女孩正透过车窗看着远山和田野,眼角余光瞥见路旁的顽童们,忙收回远眺的目光打量他们,黑琉璃似的眼中满是好奇。
顽童们不由自主屏住呼吸。
那辆马车从他们面前走过,进入庄内,等最后一辆车也过桥后,他们才一哄而上,跟了过去。并议论
“那是哪一个?”
“是个小丫鬟吧。”
“瞎说!小丫鬟能让李老爷抱着?”
“是小姐。我听我奶奶说,太太生了个姑娘,李家要绝后了。将来要过继儿子呢。”
……
声音渐远,隐入庄内。
庄内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狗吠声,搅动平静的月湖。
月湖像一弯上弦月,李宅就坐落于弓弦正中。
大门楼的两横枋间嵌着一幅“百子图”石雕,百个顽童形态各异、神韵丰富。
进门便是前庭,中设天井,两边是厢房,后设厅堂;厅堂后用中门隔开,分一堂两卧室。
堂室后又是一重天井。
李宅共有十二重天井。
此刻,在第二进堂室内,已陷入弥留之际的李老太太,在看见儿子颀长俊逸的身形和俊朗的面容后,原本浑浊的老眼骤然睁大,目光异常明亮。
李卓航站在房门口,目光一扫,只见厚重、古雅、华贵的三进拔步床像个牢笼,将昔日丰润、优雅的母亲圈在床上,生生磨得形容枯槁、生命垂危。
他嗓子眼热辣辣的,视线模糊了,抢步上前,“扑通”一声在床前跪下,哽咽道“母亲,儿子回来了!”浑厚低沉的嗓音,正是李老太太日思夜想的声音。
一个温婉清丽的少妇手牵着刚才那女孩,跟在他身后进来,也在床前跪下,先叫一声“母亲”,然后低头推旁边的女孩,催道“瑶儿,快给祖母磕头。”
女孩忙跪下,像模像样地磕头。
老太太原本热切地看着儿子,听见少妇声音,忙转动眼珠,视线略过儿媳妇江玉真,落在小女孩身上。
“这是……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