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试用了近三个时辰,从早至午后,北宫廷试方才落下序幕,放榜则于五日之后,内阁批卷朱慈炲钦点前三甲,方会向考生们公布。
御书房内。
本要去批审考卷的冯知远、宋应星二人,朱慈炲亲自传诏二人。
内殿中,三人安坐。
宋应星疑惑的看了一眼冯知远,只见冯知远摇头不知,道“王上诏见臣与冯老可有旨意”。
朱慈炲道“孤想问二位爱卿,待审理头名状元、榜眼、探花,是否当放榜示人”。
朱慈炲此问不如不问,放榜,必定放榜以让世人皆知。
冯知远道“禀王上,参照大明科举以往惯例,待择优前三,臣会上奏王上钦定状元、榜眼、探花,后才会放榜示众,因本次参考者众多,本定三日放榜,而定于五日之后”。
大明惯例,前三甲,内阁会将最优秀的三人推荐予皇帝,而在建昌则会送达朱慈炲,让他钦定状元、榜眼、探花。
“原来还有如此一说,二位爱卿,此次廷试者上千,内阁审批以较繁忙,算经之题过于简单只需对照一二,就可知答案,因而此次算经考题,孤会命御批殿审理,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他本就对这科举一知半解,但内阁官员都曾参加过科举,所以此事对他们并不难办,主要在于审理方面,会有些难度,考生太多了。
朱慈炲想法,他需一看,亲题五题能完整对者有几人,为自己今后选拔一些可用之人,才打算将算经试卷由御批殿代劳。
御批殿不同与内阁,但却有大批另类官职人员,掌管朱慈炲下制资产总铺一类,二人不置可否,朱慈炲竟要将算经试卷交予御批殿。
算经试卷审批,他二人皆看过题,题出五本算经,只需对照即可。
宋应星犹豫道“若如此也可,王上到时该以何定前榜甲者”。
“内阁廷卷为主,算经当为参考,若有二人争夺状元不相上下者,适以算经高低,若有二人同例者,也可依算经高低,内阁若有两份不相上下者,也可依算经高低择之”。
朱慈炲强行在科举官场考核当中加入算经,以让官员及士子们皆有介心,此次科举以算经为主,难保百官及士子们不会到宫外举旗抗争,不利于他的统治。
朱慈炲只得退一步,让算经先为辅,来日曾改,一步步来。
本来百官方才廷试完后,对朱慈炲命人收走算经试卷有些不解,二人经朱慈炲这么一说道,了然。
二人对御批殿审算经试卷,算经也并无看好之意,奈何为朱慈炲之旨。
朱慈炲出的算经在二人看来太过儿戏,只要熟读即会,一百个人同时答对岂不是要有一百个状元。
又听朱慈炲说道,此次最终还是会依内阁所付试卷为主,算经为辅,不由松了一口气。
冯知远道“王上此举也未尝不可,如此,算经试题,便交于王上之手,御批殿审理”。
“五日后放榜,当加开一榜,唤算经榜,此为增进学子们对算经热度,孤拟算经头榜奖银千银、二三各五百银,前十各一百两”。
加开一算经榜没什么,但考试中举上榜奖银激历,冯知远、宋应星二人认为此举不妥,那有学子中之即以赐银,叫百官及科榜学子如何想。
宋应星道“王上,自古圣贤之道,远钱财近圣谕,纵然算经例榜,但如此奖银制,恐会招制考生们的抵制”。
冯知远道“王上,此举大为不妥,让世人如何看待王上,以算经前十奖励银两,实辱圣贤”。
二人劝诫朱慈炲,此如不可开,读圣贤书所为何也,功名二字,又内心有尊严,二人不敢苟同朱慈炲这种做法。
“那这般,此次科举廷榜前十与经榜前十皆有此银,爱卿看如何,金榜题名时,奖元、榜眼、探花巡游王城,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