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为了让您支持此事。”
谢迁知道,自己贸然提出弘治皇帝肯定会犹豫。
内阁重臣也是国朝的脸面啊,若是下到地方理政出现了问题……
这丢的可就是国朝的脸了。
到时候下层的官宦们不仅会认为谢迁无能,还会腹议他朱祐樘无识人之明啊!
谢迁自己折损了无所谓,国朝的脸面和他朱祐樘的威望折损不得。
“地方理政,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稍有不查便会酿成大祸啊!”
刘健忧心忡忡,算下他与谢迁是一路人。
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等,没有地方经验就入内阁的。
或者说,如今的内阁三人即便是李东阳也是近几年才有了接触地方的经验。
作为内阁预备役的杨一清,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非我愿去,而是不得不去啊……”
这话谢迁是苦笑着说的,刘健也只能是叹气垂首。
谢迁是景泰元年生人,刘健是宣德八年。
两人之间足足差了十七岁,也就是说谢迁如果到刘健这个年龄才入元老院的话。
那么他至少还得再熬十七年。
十七年啊,如今这些新人一代比一代要凶猛。
王守仁那小子不仅考的好,而且军伍政务都是一把手。
恐怕再给十年,那也是入阁首选。
其次的唐寅、徐经、李东阳之子李兆先……等等这些,不仅为太子师兄弟。
而且学识政务经验,都可算是当世排得上号的。
想到自己将来要跟这些个小年轻们竞争,谢迁这老家伙顿感亚历山大。
“此番灾民安置,若再不显出些许本事……”
谢迁说着,顿了顿苦笑着道“即便是陛下将来容我入元老院,我又有何面目入院?!”
刘健听得此言不由得手指微颤,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眼见他缓缓抬首,沉声道“明日……老夫与你一并上秘奏罢!”
张小公爷的车队“隆隆隆……”的前行着,越靠近京师直道便越好走。
而同时他们得到的补给也就越多。
洪灾过去了,那么就意味着商贸的机会来了。
各家货殖会都在往灾区派人,一方面了解灾区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扎下根子,再根据情况变化做出调整。
路过的谁能不知道大明第一财神爷小祖宗——张小公爷啊?!
二话不说赶紧奉上孝敬,点头哈腰的还生怕小公爷不收。
而当他们远远的看到了京师那颇具特色的城墙后,所有人皆是心下感慨。
只有熊孩子笑的没心没肺。
“哈哈哈……那青楼的招牌,是谁给挂上去的?!人才!人才啊!”
张小公爷闻言愕然,抬首望去亦不由得好笑。
画上去的广告好歹没有画上避火图,但也是较为豪放的仕女图。
下面居然还有配诗,诗曰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这配诗就……很让边上回来修养的白昂满头黑线了,诗是好诗……
可尼玛这么一凑,顿时……很艹蛋了。
上句说的确实是青楼,诗名就叫《青楼怨》。
写诗的乃是大唐时“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
这位大拿能写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亦能写出“香帏风动花入楼”。
当得是大家也!
当然,这首诗基本不太被提起。
毕竟这是前辈在青楼厮混的时候所作,大家更愿意让后辈子孙学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
而后面的那两句则是诗圣杜少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