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8章(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最后结果尽如人意,只是矛盾却也没有消除,后续的争斗也在一一展开。

建文初年六月中旬,当案件的影响开始缓缓走平之时,悄无声息之间内阁收到的弹劾奏折风向开始转变。

明朝之时,有风闻奏事权利的是御史,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大理寺负责复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三品)、左佥都御史(四品)组成了都察院的管理层,而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则是都察院的主要业务人员。

其中虽然有品级差异,但御史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每一位御史都可以直接对皇帝上书言事,独立办案,不受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干预。

到了如今,有了内阁的成立,风闻奏事的奏疏也就顺理成章的转到了内阁,而且由于代行君王权,内阁对于弹劾、参奏的公文一向是甚之又甚。

凡是有,必须查,这是内阁运行六个多月后的行事准则。

内阁收到的奏疏大半都是御史而来,汹涌而至,大半都是冲着郁新,御史虽说是属于都察院辖制,但却不能说是受左都御史的指使。

景清也只是无奈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都察院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涉及全国,加上风闻奏事,一不小心就会失控,太祖在设立之初也就加上了层制衡。

一般来说,左字辈的御史是长官,驻本院,实领其事,而右字辈的御史为地方督抚的加衔,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都察院的雇员,两者之间的都御史,虽有上下之分,但实无下官之责。

而下属十三道监察御史虽然只有七品,影响力却极大,职责中从没有要服从上级领导的义务,就和俱乐部管理层与足球明星之间的关系一样,都御史的设置只是为了方便御史而已,两者共同完成监察的任务。

内阁商议来商议去,也一直争论不下,王钝的意见一直都是如此,郁新是户部尚书,与具体案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如何能扯到他身上去?

加上最近内阁为平复案件影响出的力,在民间舆论上也明显给不到他们更多的支持了。

到了如今,王钝的坚持意味着的已经不仅仅是郁新的去留与否了。

内阁除非涉及国家机密,其他的事情从来谈不上能保密,在与郑赐的不断对抗中,上午刚刚有过争论,下午整个南京官场就能得到消息。

所有人都知道王阁老与郑阁老的不对付,事到如今,这让他怎么能轻易退步呢?

本身他年纪就比郑赐大了,官场上也一向是欺老不欺少,老了哪怕位置再高,身体一旦有个好歹,马上就会从位置上退下来,这一点谁会不明白呢?

而郑赐又不一样,不出意外的话在内阁的任期内还是能呆够的,十五年,整整一个时代的人都能被他压在脚下。

有了冲突就会有战队,这时候一旦战队错误,意味着的就是后半生的蹉跎度过,仕途可以用“前途无亮”来形容了。

这也就不难怪王阁老本身资历更足,却从来没有能在对抗中占据上风过。

现在众目睽睽下,他要是又输了,或者说对抗的不成样子,都是他的失败。

一旦失败,他那什么去去面对已经跟着自己的人,拿什么稳定军心?

就算是输,他也要在不落下风中,经过一丝细小的差距,略败一筹才行。

对这点他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只是事情结果最后能不能如意就只有天知道了。

内阁争论不下,按规定是要召集朝廷九卿一齐投票的,九卿一人一票,阁老一人两票,最后统计结果,这也是王钝现在忐忑不安的原因。

在朱允炆的设计中,九卿会议算得上是最高的规格了,只有内阁处理不了的事情才回放到这里来,其时官员政务放下,齐聚一堂,参与感爆棚。

加上六部一起,总共会增加会多出十五票,内阁一人有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