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边境危矣选老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自打三边总制王越去世后,北方边境的形势是越来越糟糕。先是李杲、张玉等人一败再败,换成陈锐、许进、刘宁等人。

虽然刘宁堪称一代名将,可惜他又与平江伯陈锐不和。这不,由于平江伯陈锐指挥不当,再加上军队中日积月累的深层次矛盾,明军又吃了败仗。朝中的御史们又将枪口对准了陈锐、刘宁等人。

最后,陈锐、刘宁被革去俸禄,在家闲住;许进被直接勒令致仕,而监军太监金辅则被革去管营一职。

当时由谁接替平江伯陈锐等人,摆在了弘治皇帝和刘健等人的面前。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就敲定了由保国公朱晖挂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都督佥事神英充右参将,太监扶安监督军务,再领京营官军五千往大同等处征剿虏寇。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可以说是矮子里面选大个。

土木堡之变,京师三大营损失殆尽。更悲催的是武将集团在朝廷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呈现出重文轻武的局面。

文官集团把持朝政。

保国公朱晖、神英、扶安这个组合令弘治皇帝非常失望。

他们的表现根本赶不上平江伯陈锐等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史琳接替去世的王越,担任三边总制。可是,史琳的水平比王越差了不是一丁半点,至少两个档。

北虏经过几次侵袭,很快发现了大明延绥、甘肃这边防守十分薄弱。就如同马蜂一般,向这边猛烈进攻。每次都是收获颇丰。

如果不换得力之人接替史琳的话,那延绥、宁夏、甘肃等地就危矣。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可是弘治皇帝和内阁几位成员,以及兵部尚书刘大夏达成的共识。

因此,选派何人接替史琳,摆在了大家面前。

趁着春节刚过,北虏尚未侵扰,边塞处于稳定期,选出可选之人,接替史琳。

如果拖到今年开春的话,北虏打过来,就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他们研究的是机密大事,其他人必须回避,但是朱厚照前来,自然是不需要回避的。

要知道自打朱厚照在弘治五年三月被册封为皇太子,凡诸司一应奏事,各具本进启。

作为大明朝的接班人,参与朝政,那是必修课。

弘治皇帝没有想到朱厚照会在这个时候来,就示意他在旁边听着,也想让他了解一下如何处理政事。

在没有最佳人选担任将领的情况下,只能是矬子里面拔大个了。

弘治皇帝想到的人选,就是吏部尚书马文升。

马文升在成化四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在西北边境连战连捷,颇有战绩。

成化十一年还代王越为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

成化十二年又奔赴辽东,整饬蓟门至辽东边备。

可以说,马文升绝对能够胜任。

也可以说,实在是没有人了。毕竟,马文升已经是七十二岁高龄了。

刘健对于弘治皇帝提议马文升,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因为他也觉得从目前来看,马文升是最佳人选。

皇上和首辅都觉得马文升合适。李东阳和谢迁也没什么话可说的。

李东阳内心的最佳人选是兵部尚书刘大夏。刘大夏统领过两广军务。虽然任期很短,但是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才回京接替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

但是刘大夏身为兵部尚书,事务繁忙,根本脱不开身。因此李东阳并没有提出异议,说出自己的想法。

朱厚照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弘治皇帝、刘健先后认为马文升是不二人选,而李东阳和谢迁没有提出异议,他不由地笑了,而且笑出了声。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精通明史之人,朱厚照知道,马文升虽然能力很强,可是身子骨根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