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年,十月庚辰,子初。
长安,万年县,十六王宅。
大王这个称谓,在自己府上,也就只有一个人才敢这样称呼自己……
颍王扭头看去,自己的侧妃王氏正向自己敛衽施礼。
颍王便吩咐下人们都先去休息,在婢女们都退入二进院落后,李瀍这才仔细地看了看王氏。她身着绣着牡丹的褐边浅粉细钗礼衣,衣内是一袭淡紫丝绸衫,腰间似束非束的银线绣缎,衬出来出水芙蓉般的纤颀身段,衣服内衬没覆盖的锁骨肌肤,宛若孤瘦雪霜。
李瀍略有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没睡?”
王氏低头行礼道“妾身自知圣人与大王设宴于十六宅,可是不知为何,今夜妾身甚是想念大王,便想等大王回府同大王同时就寝,幸而等到了。”
不得不说,王氏微微低下的头,确让李瀍不由得有些心动,即使未有过多梳妆,白净的脸庞却不失明艳端庄;正所谓着粉太白,施朱太赤;慧眸灵动,却娇而不媚;最是那额头上的一抹鹅黄钿,可谓艳色生辉。
王妃抬头看向李瀍,两人四目相对之时,方才几乎整晚甚是严肃的李瀍,眼神中竟也随之脉脉含情。
“你不用这样提醒我,”李瀍伸手碰了碰王氏水灵灵的脸颊,莞尔一笑,“我记得的,当年就是今天,父皇把你赐给我,那时你正值豆蔻,我将过总角,想来也八年过去了。你是不是因为这个才等我到现在的?”
王氏脸霎时红了,“妾身的小心思,大王都心知肚明。”
“时间还不算晚,方才我也没喝多少酒,你去给我准备下,我去后园自己再喝些吧。不过也莫麻烦下人了,你忙完后也早歇息。”
王氏低头唱了个喏,便就此退下了。
和太宗贞观年间的长安城中动辄占据半坊乃至一坊的皇子、公主府邸不同,坐落于十六王宅中的颍王宅并不大。和所有在十六宅居住的诸王宅院一样,不过是个三进的院子,有前中后三殿,再外加一座后园。正门正上方挂着一块金漆红木匾,上书楷书“颍王宅”三个大字,字体匀衡瘦硬,笔法虬劲有力,显然出自当朝谏议大夫柳公权的手笔。
第一进院落中央放着天子前年赐给皇弟颍王的珊瑚树,高约一尺半,枝干参差扶疏,颜色经过打磨通红有光泽,即使在夜晚也能泛着淡淡红光。第二进院落种了几棵柳树,早在李瀍十二岁出阁,住进十六宅的时候,柳树就已在了,据说是父皇——穆宗皇帝栽种的。如今长得垂直挺拔,每逢时节入夏,便是枝繁叶茂,风吹柳花满园香。而今入冬,看着枝条随风拂动,倒也给了颍王一种莫名的安心之感。
李瀍穿过两进院落,脱下道袍,换上深紫亲王常服迈进后园,拿起放在后园炼丹炉旁的道家拂尘,在石凳上坐下。时已入冬,飒飒西风,吹得院内遍栽的秋菊花瓣满地,子正时分的后园凉爽沁人。王氏在李瀍更衣的半刻已在后园的石桌上摆好了细颈银酒壶和白玉酒杯。
是夜,月光清澈。
王氏总感觉颍王有些心事,往常的颍王只顾着炼丹,张翊均还在长安时,两人对着道家的经书一读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后来张翊均远赴滑州、又往西川后,颍王也偶尔叫宫里的道士赵归真过来求仙问道,两人一起闷在后园炼丹炉旁几个时辰才出来。可是今天的颍王,在宴席过后却像换了个人,虽然看向自己时还像以前一样笑着,但是目光移开的时候却又紧锁眉头,不知在思虑些什么。
这样想着,王氏悄悄把后园的门开了一条缝,却发现颍王竟一反常态地脱下了从不离身的道袍,换上了藩王的深紫常服,也系上了白玉腰带。倾泻的月光照亮了颍王有棱角的英俊的脸,身材魁伟的他此刻却又显得儒雅非凡。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抬头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不知为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