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就是一群在夜间工作的工蜂。
至于约翰,在听完《独立日》的票房数据后就起身前往卧室休息,明天还有工作,他需要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
次日,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在卧室的地扳上,约翰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洗澡、刷牙,换上一身舒适的休闲套装后,他打着哈欠走进餐厅。
“起来了!”
“恩,姑姑早!”
约翰一边向戴文·摩根打招呼,一边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今天的早餐很丰富,堆了小半个桌子,约翰拿着盘子夹了些熏肠、烤三文鱼和蔬菜沙拉,又给自己倒了杯温羊奶,就在他准备大快朵颐之时,一旁的戴文·摩根将手中的《芝加哥太阳报》丢了过来。
“你看看,这些影评人是不是集体脑袋抽风了。”
约翰拿起报纸,找到关于《独立日》的报道看了起来,《芝加哥太阳报》是美国重要媒体之一,拥有许多读者,而且影评专栏的常驻影评人还是大名鼎鼎的罗杰·埃伯特。
“约翰·克里斯邓导演堕落了,他将灵魂卖给了金钱,不在考虑艺术、美,只关心观众口袋里的美元,用噪音、爆炸代替了思考,用混乱、虐待代替了艺术,他摧毁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观众对美的印象,这是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
罗杰·埃伯特没有攻击《独立日》,但却送出了一个朝下的大拇指。
约翰看完将《芝加哥太阳报》丢到桌上拿起《纽约客》继续看起来。
“约翰·克里斯邓倒在了金钱的攻势下,从此好莱坞少了一位艺术大师,多了一位投机分子。”
《纽约客》的影评比《芝加哥太阳报》还不客气。
“恭喜约翰·克里斯邓导演成功堕落,一颗冉冉升起的艺术之星,就此跌落到金钱堆里。”——《洛杉矶时报》
“能亲眼目睹一位艺术大师变成讨好市场的碌碌之辈,这是我的幸事,却又是这个时代的不幸。”——《滚石》
“《独立日》将会成为约翰·克里斯邓这一生中洗不掉的污点。”——《芝加哥论坛报》
“拍摄《独立日》是约翰·克里斯邓人生中做出的最愚蠢的事,没有之一。”——《今日美国》
“建议约翰·克里斯邓导演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医院看看脑科,看是不是获得学院奖后脑袋飘了。”——《村声》
全美所有影评人都在一边倒的用尽各种恶毒的字眼对约翰进行了人身冲击。
他们之所以这样不顾身份,这样齐心协力,完全是因为约翰背叛他们。
作为获得学院奖最年轻的导演,全球票房6533亿美元的缔造者,全美影评人已经为约翰设想好了未来,那就成为电影艺术大师,成为这个时代的灯塔,就像费里尼、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一样。
但现在,约翰没有按这些人设想好的未来走去,而是走向了商业,就像一直看好的贞洁烈女突然变成了荡妇,让人实在难以接受。
所以全美影评人已经将约翰列为了背叛者,向金钱献媚的小人,他们誓要骂醒约翰,将约翰搬回到原来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