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天缘(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俗话说,霜打六九头。

今年的霜似乎有些性急,来的特别早,庄稼们还来不及准备。

霜就趁着夜色的黑暗,悄悄的溜下来了。

山竽叶落了一层霸,太阳一烤,绿色的山竽叶变成枯黑色,一碰就碎。

萝卜秧子虽然绿色,但被冻的瘫软在地。

倒是那手掌大的芝麻叶,青翠碧绿的,被霜打成了黑竭色。

这正合村人的意愿,趁芝麻叶还没有枯焦,他们提篮挎筐走入了梯田。

一篮篮,一袋袋的芝麻叶被采摘回了家。

芝麻叶下豆面条,粘稠,香甜,是山村人的最爱。

九儿这几天也去采摘芝麻叶,大姐青麦从杭州来了信,她想吃芝麻叶了。

她跑遍了附近的菜市场,根本买不到。

这是山里人的最爱,是登入不了大城市的饭桌的。

青麦让九儿寄去一些,以解馋虫。

这年的阴历八月初十,早晨的太阳升起来,空中还飘浮着一缕缕的白雾。

清风走过,树叶上的露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好像是晶莹的泪珠。

天气很凉,巳经有人穿上了夹衣。

村头的大槐树下,有一盏石臼,姑娘媳妇们排着队等着舂米,舂麦粒。

谷米,麦粒掉了皮,拌上酒曲,密封在坛子里用来做米酒,麦酒。

村民们拿米酒,麦酒当饭吃,味道不错,甘甜滋润,又解渴又挡饿,而且经济实惠。

但这玩意吃多了也醉人。

翠花婶又舂的起劲,一抬头,看见了一辆驴车远远地驶了过来。

待走近了,才看清是德川老汉和王天保。

一看那架式,就知道刚从镇上才回来。

驴车上满满当当,看那架式,单那大红老公鸡足足有十来只,还有一大块肥猪肉,那膘足有一拃厚,看了真想咬上一口。

还有老苞谷烧刀子,啤酒,红糖,糕点,都是货真价实的好家伙。

这岂止是送节礼,而是拉了一个小超市。

看的大伙直吐舌头,议论不休。

只有王天保才有这样的大手笔,这王天保是挣到大钱了!

真他妈的邪门,小钱靠挣,大钱靠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谁知道这个寡汉条子王天保,本来是砧板上的咸鱼,都以为会这样疯下去。

就像路边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地来,默默无闻地死去。

谁知,靠吼拉魂腔硬是吼出了一片新天地,开启了乌鸦变凤凰的人生。

翠花婶吼了一声,“大明星去哪儿?是送节礼吧,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

王天保只是笑笑,没有言语。

德川老汉咧嘴一笑,露出仅存的一颗黄色大门牙,一挥手臂,那鞭梢便在空中拐了个弯,在毛驴屁股上空炸了个脆响。

毛驴一惊,猛地朝前一窜,哒哒地朝前跑。

王天保差点摔下驴车,连忙抓住了板车栏杆。

毛驴车扬尘而去。

看着毛驴车驶向了村里,翠花婶更是惊讶,

“这个时间送节礼,只有准女婿送给丈母娘。

小燕子的家是桃花坞的,应该送到桃花坞啊!怎么又跑回凌云渡了呢?”

翠花婶连忙放下石锤,把舂好的麦粒舀到盆里,一溜烟的朝村里跑。

翠花婶想去看个稀奇。

毛驴车停在了九儿家门前,真令人意想不到。

九儿是白虎星,妨人,这在凌云渡有目共睹。

自从民宿关了门,再也没有人给九儿介绍对象。

九儿的父母操碎了心,可这事不能强求。

有次斜对门的二婶介绍了桃花庵的一个寡汉条子,比九儿打了十来岁。

那寡汉条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