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 第一次采取“糊名制”。
卷头封好后,会在每一份试卷上标一个编号,考生确认自己的试卷完整无误后, 签字画押。
然后, 由主考官卢大学士和监考官魏禹一起把答题卷封到木箱中, 同样签字画押。
最后,再由李仙芝亲自押着木箱, 送到翰林院。整个过程严谨规范, 全程都由考生们亲身见证。
有人问:“即使糊了名,字迹被认出来怎么办?”
主考官道:“不必担心,这些试卷会由翰林院的编修们誉抄一份,判卷的考官看不到笔迹,更认不出名字。”
学子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般严谨又奇特的法子,真是魏少卿的主意?”
不是不相信他有能力, 而是不愿承认。
魏禹今年虚岁二十五,比半数考生年纪都小……汗颜啊!
李玺一脸骄傲, 书昀兄就是这么牛叉叉!
他颠颠地凑到魏禹跟前, 小媚眼抛到飞起, “猎山走一波?”
还有洛阳花会!
还有提前洞房!
没等到魏少卿的答复, 就被李仙芝揪着后领拎走了。
魏禹也被关进了翰林院。
不止他, 所有考官,连同站岗的安定军都被关了起来,直到判卷结束, 名次确定,贴了皇榜,这些人才能自由活动。
这也是科举史上头一回了。
从守门的内监到送饭的小宫人, 一个比一个口风紧。
李玺一天往翰林院门口转悠八趟,都没能见到他的魏少卿。
见不到心上人的小金虫虫天天跑到太极殿给亲爹捣乱。
白天,李鸿忍着不打孩子,晚上回了凤仪阁,自会在孩他娘身上讨回来。
闹得狠了,第二日郑嘉柔请安时被太后看出来,少不了要把李鸿骂一顿。
一家人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日子。
转眼到了四月初。
所有考卷校阅结束,名次定了下来,李鸿也点了头,选在四月初四这一天张贴皇榜,鸣锣贺喜。
福王府中,久违的鸡飞狗跳、不,生机勃勃。
魏少卿不在的这些天,整个王府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从主子到仆役,全都提不起劲儿。
终于,卷子判完了,魏少卿可以回家了,阖府上下一派喜庆。
李玺难得起了个大早,冲到寿喜院把李木槿揪起来,要去翰林院接他的书昀兄回家,顺便看看皇榜。
大业朝的科举金榜不分一甲、二甲、三甲,而是根据不同的科目贴出及弟名录,其中最严格、人数最少的就是进士科。
往常年份,金榜上不过寥寥数人,今年名单却拉了长长一份,少说得有上百人。
李玺从最第一名往下看。
头名:郑思
次名:许姜
三名:罗锦
四名:郭淮
五名:崔瑜
六名:柴淑
……
嘿,都是熟人。
郑思是郑嘉柔和郑孞的堂弟,按辈分李玺该叫一声“舅舅”。
许姜、罗锦、郭淮三人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参加过不止一次考试,皆因被门阀打压,未能高中,魏禹跟李玺提过。
第五名崔瑜,是崔兰心的兄长,也算是郑嘉柔的养子,为人古板,一心向学。
李玺睡觉的时候他在看书,李玺吃饭的时候他在看书,李玺看书的时候他还在看书,考不上才怪。
至于第六名,柴淑……
“是蓝蓝!蓝蓝考中了!”李木槿的抓着李玺的胳膊,兴奋地摇晃。
她起初是从下往上看的,看完最后十名,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就不抱什么希望了,转而从上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