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掌。
这是乡下菜园子最常见的防盗方案,有沟,野猪小动物这些就进不来,人呢,也轻易进不来,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得满身的刺。
这扎篱笆墙的方法,不费砖不费水泥,原材料全部取自山间,只需要付出些人工和时间。
而现在,对村里那些在地里讨食的老农民来说,人工和时间他们多的是,这都是不值钱的,只要给碗饱饭吃,就能把这些活儿给干好。
陈家三兄弟从老家叫来了四五个农民青壮汉子,把这篱笆墙扎好,秦良燕了几天有荤有素的伙食,把几个汉子吃得心满意足,满嘴流油,走的时候那是依依不舍,恨不得能够在城里留下。
这几个汉子都是陈家本家的,陈家三兄弟自然是希望他们能留下,只是他们谁也不敢跟秦良燕开这个口,秦良燕也没表示,汉子们只能是失望地回去了。
也是,这些时日,酒馆几乎被那些求工作的人踏破了门槛。
有些人本来还将信将疑,不相信郑家酒馆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办起一个大酒厂,可酒厂的墙围起来了,招牌也挂出来了,郑家酒馆也开始挂出招人的牌子了,由不得他们不信。
感恩利兵酒厂第一批招工招20人。
第一批20人,除了一名会计、一名出纳的指标给了县政府,由县政府推荐人选,其余18个都是酒厂自主招工。
这也是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的差异了,私营企业的自主权无疑是远远高于国营的。
18个招工指标,虽说是私营企业,可对感恩县的民众来说,县里最大的企业就是感恩糖厂,职工数也只有一百出头。
这个感恩利民酒厂的职工却将有两百多,这是比本地最大的企业还要大的企业啊!
糖厂的那些职工,在本地也是属于被羡慕的吃皇粮的,是国家的人,让那些无业的、当农民的,十分羡慕。
进了厂子,只要按时上班,就有钱领、有工资花,多好呀!
因此酒厂的招工启事一贴出来,酒馆又迎来了一波人潮。
招工的事情,是郑海涛亲自来负责的。
在秦良燕的坚持下,郑海涛担任了酒厂的厂长,她自己担任副厂长。
对外的说法是这样,实际上,郑海涛这个厂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听秦良燕的。
办酒厂,秦良燕也没有经验,虽然临时恶补了一些厂长必备常识,可经历上却是一片空白。
不过没关系,厂子没办过,但她前世也打理过庶务的,名下也有铺子和农庄。
做为铺子和农庄的老板,她并不需要亲自去做买卖或是下地种田,她只需要寻到有经验的掌柜和种地老把式就是了。
开办酒厂也是同理。
郑家酒馆在她接手打理后经营得很好,秦良燕琢磨了一下,两个原因一、酒好。这是立足的本钱。二、会卖。这会卖,自然是少不了伶俐的人去打开销路,也需要酒馆把部分的利润给让出去,薄利多销。
以前酒馆没有让利给别的商人,所有的利润都要自己拿,所以客户基本上都是周边的客人,酒再好,客源也是有限的。
后来通过吴健宝和他手下那批人,把酒大批量的放到各个小店里去分销,当然也包括了让利给小店老板和吴健宝。
所以,短短几天,郑家酒馆的酒就卖光了,以至现在由于产量跟不上销量,不得不限量销售。
而这种限量销售,又引发了新的一轮买酒热情,有的客人生怕来晚了买不到,早早就来排队等着买酒。
秦良燕准备把这一套应用到办酒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