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两年的全面转制,姑苏乡镇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的全新局面,同时推进了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大调整,促进了乡镇企业的优化和发展。1995年和1993年相比,全市乡镇工业企业减少了2664家,职工人数减少15万多,而工业产值却增长514。”
姑苏市的改革,也吸引了国家高层的目光,近些年不断有国家领导人,来这里视察,并表示高度赞赏。马由综合新闻和其他资料,以及今天周天宇如数家珍的介绍。明白了姑苏这个非特区、非直辖市甚至连省会都不是的小城,却发挥出表率作用的原因。
马由看重姑苏市,一方面是这里的政策及市场环境、10多年的工业化,培养和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技术工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里的中小企业众多,容易培养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之前的一些思路,现在也渐渐清晰起来,他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整理一下技术资料,就可在这个地区先行实验。
“选择在并购虎丘这家工厂,我们看重的是这家企业的规模、产权清晰,关键是附近有著名的虎丘相机厂,我们近水楼台,挖掘人才相对容易。姑苏市改制较早,下岗压力不大,没有强制要求我们保留工人的数额。为此,我们这几个月从虎丘相机厂、沪上海鸥相机厂、金陵相机厂、赣省凤凰相机厂等10多家全国著名相机企业,招聘了400多名工程师和技工,为了培养出能熟练操作高科技设备的技工,还招聘了200多名大学生。不过,顶尖技工、光学大师级别的人才没有招揽到多少。”
“呵呵,光学大师级技工是呀,人才是企业的底蕴和发展潜力。尤其光学这样产业,既是人力密集型,又是技术密集型,一般企业很难达到平衡。”
手动镜头时代,国产相机和镜头还有一点市场。但随着1985年第一支美能达a7000自动对焦面世后,至今已10年,倭国的af镜头不断涌现。紧接着在去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支带防抖的镜头(ef 75300 f4f56 is ),各种光学电子技术层出不穷,手动镜头很快就被淘汰。华国的相机工厂也彻底没落,甚至连以光学为傲的德国众多相机厂,也因电子技术落后,仅残留徕卡、哈苏(镜头)等少量品牌。以至于摄影爱好者,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手中都是清一色的倭国相机。仅极少数发烧友,在胶片时代,还坚持使用手动镜头和电子技术含量极少的德国专业相机。再以后,数码相机风靡全球,淘汰了胶片机,也顺手淘汰了手动镜头和纯机械的德国传统相机。
(笔者玩了40年摄影,资深发烧友,收藏了林好夫45、林好夫617、哈苏503、903、xan、徕卡r、各年代型号、禄来、阿尔帕等数百台相机和各种镜头。故事写到这里心中也是一阵唏嘘。)
直到智能手机时代,出现了比照相机、摄像机更加庞大的镜头需求。华国企业才找到了机会,诞生了一批镜头、镜片生产的企业。在手机镜头模块生产量方面,冲进了全球前三。但依然无力冲击倭国的照相机、摄像机市场。
“董事长,你为何不从德国、倭国招揽一些高级光学技师过来呢?”
“一是真正的金手指那种光学大师级技师,全德国也就几十人而已。分散在蔡司、徕卡、施奈德、罗敦司得、禄来、福伦达、梅耶等众多厂家里。”
马由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福伦达现在日子很不好过,已被转卖几次,再过3年就将被倭国收购。蓝星集团虽然有超前的科技实力,但镜头这类传统制造业产品,消费者很看中品牌,若是将福伦达收购,自己生产的镜头甚至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开拓市场的速度更加快捷。脑海中让星儿将这件事记录下来,发邮件给文勇,让他安排去洽谈,蔡司也可以谈谈,看代价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