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气得吐血(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宋之朝会是指朝参与听政,而朝会分为大朝会与常朝。

大朝会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即百官朝见天子。

宋之大朝会一般在元日、五月朔、冬至行大朝会之礼,不过除了元日一般要举行大朝会之外,其他日子可行可不行,皇帝可以根据朝局的情况决定举行不举行。

而元日一般要行大朝会之礼,同时也是宋举行次数最多的大朝会,但在某些情况之下是不会在任何时候行大朝会之礼的,如皇帝、太后、皇后等国丧,三年内就不允许行大朝会之礼,还有就是时局动荡,也可不行大朝会。

而常朝是指一日一朝的朝会,也就是说每日皇帝都要召集群臣议事,除非遇到什么变故,皇帝下诏罢朝。

大朝会听贺,常朝听政。

大朝为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等朝贺而设,而常朝为治理国政而设。

无论是什么样的朝会,均谓之为“朝”,原因就是朝会都是在清晨入宫上朝,清晨上朝也可谓之为“早朝”。

诗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宋崇宁二年某日五更时分,宋朝廷新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大宋官场新贵蔡京一身朝服趋步走在了通往垂拱殿的御道之上。

蔡京的一干心腹,户部尚书吴居厚、刑部侍郎刘庚、刑部侍郎张康国、翰林学士蹇序辰、太常少卿王汉之、仓部郎中黎洵、中书舍人范致虚等人等人簇拥着蔡京一同前往垂拱殿上朝。

蔡老相公未至,他们这些人是不敢独自前往垂拱殿上朝的,否则就将获“不敬”之罪,而获罪于蔡京,那么下场就与曾布、韩忠彦等人差不多了,甚至还甚于曾布、韩忠彦等人。

此时的曾布、韩忠彦均被免去了宰相之职,韩忠彦先被贬为大名府知府,后累贬为磁州团练副使。。。

曾布被贬为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润州。

可此时蔡京依旧对曾布存有积怨,给曾布罗织各种罪名,又命开封府吕嘉问拘拿曾布诸子,又罗织罪名加罪于曾布诸子。

于是曾布落职,为提举太清宫,在太平州居住,后又贬为分管南京的司农卿。后因曾经推荐过的学官赵谂反叛,曾布被降为散官,衡州安置。又因为曾布在建中靖国元年执政时曾言放弃湟州,被降为贺州别驾,又降为廉州司户。

于是乎,曾布与大多数贬官一样,是一贬再贬,愈贬愈远,直至客死他乡。

说起这反贼赵谂,原为宋西南僚人,所谓僚人即西南蛮人,赵谂之父赵庭臣为渝州某“戎洞”首领,神宗皇帝年间,赵庭臣率部降宋,获朝廷赏赐,朝廷不但赐予官职,还赐姓“赵”。

赵庭臣有两子,长子就是赵谂,次子为赵恢。

赵谂自幼喜好读书习字,文采出众,可谓是少年英才,十六岁即进士及第,殿试第二,也就是高中了榜眼。

贡举及第之后,赵谂即被授予官职,后被曾布所赏识,擢为国子监博士。

此时的赵谂可谓是平步青云,前程是不可限量。

李三坚年近二十方才贡举及第,而赵谂十六岁即为大宋榜眼,两人高下立判。

不过赵谂不但是少年得志,还是个狂生,极为狂妄自大,为国子监博士之时,即自诩“天锡雄材孰与戡”,并经常性的口出各种狂言。

赵谂高中榜眼之时,正值苏轼兄弟等元祐大臣被逐之时,苏轼先被贬惠州,不久又贬到海南岛儋州安置,苏辙也被贬至筠州。当时刚得任成都教授的赵谂对同为蜀人的苏轼兄弟及元祐党人遭遇打击十分同情,对朝廷作为十分不满,在返家省亲时与一群亲近友朋聚会中大放狂言,扬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