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国宝级人物(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冷战时期,是超越哈佛和麻省理工之类的最高等级学府,拿过尤里基础物理学奖,还是科学院院士,放在中国那就是堪比杨伟,钱学森,马伟明等等,国宝一样的人物。

居然下放到哈萨克斯坦?

眼前的别列佐夫斯基面容清枯,衣着朴素,就很普通的一个俄国老人,只是微微点头而已。

范阳则是肃然起敬,站了起来“原来是老科学家,虽然我也不懂,但您是值得尊敬的人。”

脸上流出的尊敬,让别列佐夫斯基好感大增,赶紧站了起来“都过去的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这些真不需要,会违反纪律的。”

“这只是我的一片心意,而且都端上来了,不吃也很浪费。”

别列佐夫斯基说道“太多了,那坐下来一起吃吧。”

范阳当然愿意,那印度阿三得了1000坚戈的小费,殷勤的等待在旁,拿起红酒要为三人倒酒。

别列佐夫斯基却把手一拦,指着那瓶青柠味的伏特加说道“我喝这个。”

巴特尔也保持不了严肃了,方正的脸上展现出一抹笑意。

来自中国的商人,跟传统的俄国人果然不一样,三言两语,就获得了别列佐夫斯基的好感。

要知道这是很不容易的。

别列佐夫斯基也是很有故事的人,莫斯科国立大学硕博连读,留校任教,之后研究镁砂和碳质原料的耐火技术,用惰性气体改进高炉,获得了尤里物理学奖,然后进入波罗维奇耐火厂任总工程师,在技术上是顶级人才,可是很不幸,勃列涅曰夫时期因为极左思想受到了清洗,被流放到阿克莫拉挖矿。

一个堂堂的国家级院士,国家级总工程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挖矿?这是何等讽刺?

阿克莫拉,也就是阿斯塔纳,这里不仅仅是布满导弹发射井,矿井,煤井的白色坟墓,还有一个意义,是厄罗斯11个劳改集中营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个。

这是石大林用来关押政敌配偶的地方。

这一挖,在暗无天日的井下,就挖了整整十一年。

直到苏连解体之后,才被那扎巴耶夫捞了出来。

十一年的劳改生涯,几乎把这个工程学院士活活累死。

恢复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好转过来,可学术上早已跟现代脱节,但仍旧能担任哈马钢的主任工程师。

此时的别列佐夫斯基,带着高度近视的厚框眼镜,眼神中已没了当年的锐气,将服务生递过来的伏特加一口喝干,眼神便停留在那份烟熏大马哈鱼上“那我就不客气了。”

用叉子沾起一点鱼子酱,送入口中,很快又沾起一点,味觉刺激着记忆,感慨道“好久没吃到过家乡的食物了,谢谢你,这一定很贵吧?”

范阳则暗中注意着别列佐夫斯基的反应,说道“不算贵吧,但这味道不对,是烟熏过的,我曾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生活过一段时间,在阿穆尔河渔猎,大马哈鱼还是要钓起来之后就上木柴烧烤,就放一点点盐,吃最新鲜的,或者炖上一锅鱼汤,这才是最好吃的。”

别列佐夫斯基突然一顿,眼中绽放出别样的神采,由于流放到阿克莫拉,他被宣判终身不能入境,一辈子都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他恰好是远东人。

范阳这随口一说,居然切中了老头的痛点“你知道阿穆尔河?”

范阳点头道“知道,我在黑河住过一段时间,在那边经营大兴安岭的药材和干果,对布拉戈维申斯克和阿穆尔河都很熟悉。”

“那边还好吗?”别列佐夫斯基问道。

范阳摇头道“不算太好,现在那边生意不好做了,中国商人都被遣返,要不然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别列佐夫斯基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中俄边境也受到了影响吗?那边的人们生活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