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当真是三生有幸。”张士诚已经不似先前那般急切,有的只是殊死一搏的决心。
朱元璋带着一万多人,不分昼夜奔波,前往六合救援。只是待他到时,听那里逃来的百姓说“六合城池都被打垮了。”他心下一凉,莫非是六合已经被攻破了?当下便把军队驻扎在离六合约莫五六里的地方,着探子前去打探。
探子回来之后,朱元璋知晓城墙虽被打破,但守将乃是张士诚之弟张士德手下的将领,他边筑城便于元兵作战,战况十分激烈。朱元璋得到这消息,马上令大军出发,与张士诚的部下呈前后合击之势。他虽然只带来一万多人马,但这些人均是一等一的好手。里外夹击之下,暂时打退攻城元兵。
朱元璋知道,元兵只是暂时退去,如今不管是六合还是滁州,都是岌岌可危。只是这时他却前无破敌之策,后有郭子兴牵制,自起兵以来,他从未陷入如此困境之中。
是夜,朱元璋登上高处,眺望六合,心中想到“若不是张士诚急着称王,树大招风,也不会引来脱脱围攻,将来必要引以为戒,如冯用说的那般,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思虑着,这时有属下上来禀报“元兵派出使者前往滁州,欲要招降郭子兴。”
朱元璋闻言顿时大惊,心道“郭子兴这人胆小怕事,若是降了真是大事不妙。”当下整顿大军,马不停蹄,连夜又向着滁州赶去。
滁州城内,当郭子兴得知元兵欲要派人来招降时,心里一阵惊慌,不知该如何是好。郭天叙两兄弟建议郭子兴投降,原因是脱脱领着的可是百万大军。张士诚再厉害,手里兵力不过十余万,如何都抵挡不住脱脱的。早晚都只有投降一道,晚降不如早降。
郭子兴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语,心中更加混乱。却在这时,李善长已经行至郭子兴的住处。李善长本来是托守门的侍卫通报郭子兴的,只是过去许久,没人出来。原来那进去禀报的人被郭天叙兄弟两人拦下了。他们知道,这位当世萧何定是怕他们父亲降了元廷,前来做说客来了。
李善长知晓这其中定是出了变故,于是便不走正门,行到郭子兴宅院的围墙后面,施展轻功,进入院子之中。他来过郭子兴的这处院子,对于院中道路自是轻车熟路,只是片刻,便到了郭子兴的屋前,刚好听到郭天叙两兄弟的话语。
“郭公不可降!”李善长大声说道。
郭天叙兄弟两人听到李善长的声音,均是色变,开门出来,众多侍卫围了上来。郭天叙铁青着脸道“深更半夜的,李先生闯入他人私宅,不觉得失礼么?”
李善长歉然道“善长今日所为,确实非君子,只是这事关生死存亡大计,不得已而为之,还请郭元帅见谅。”
李善长这时不以属下相称,可见他对郭子兴是失望至极。郭子兴道“李先生有什么计策,但说无妨。”
李善长道“适才我听得二位少帅欲要投降元军,在下认为大大不妥。”
郭天爵冷冷道“如何不妥?脱脱有百万大军,莫非是先生有能力与之抗衡?”
李善长摇头道“在下一介书生,确实不如少帅能领兵打仗,但在下自入军营那一刻起,便不再将生死放在心上。死固然可怕,但若是名节失了,背下千古骂名,那在下宁愿一死。”
郭天叙面露不屑之色,道“书生之愚,人都死了,便什么都没有了。”
李善长知道以名节这种东西是说服不了郭子兴父子的,今日会说这么多,那是着实太过气气愤。他理了理思绪,又道“少帅认为投降便能活了么?”
郭天叙冷笑不语。李善长接着道“脱脱所到之地,打下一城皆是屠掉一城,这次南来,他早已放言,不接受任何投降。”
郭天爵道“既然如此,为何他又要派人前来招降?”李善长答道“在下认为,他们此次来滁州城,并不是来招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