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锦玉不知他反问个什么意思。
凤华冷笑,历数道“他不尊先旨偷偷领养安平之子、在栖鹿台和王玄子搞把戏愚弄朕和百官、再到擅自作主瞒天过海放走庐州闻氏……他算什么忠心为主,他从来就是目中无主!他只做他自己觉得对的事,恣意妄为!”说到最后他双手朝天,像是恨极。
“但是这些事情对陛下造成伤害了吗?”白锦玉冷静地质问。
凤华被结实问住。
白锦玉惋痛道“陛下刚才例举的三件事情恰好说明了殿下是一个极度重情之人。他以少年之身抚养谢遥,是因为念在和安平公主的姐弟之情;他在栖露台救我,那是舍不得夫妻之情,他私自放走庐州闻氏那是惜才爱才之情。包括他多年辅佐陛下,也是因为看在陛下曾在他年少受伤时悉心照顾他的兄弟之情!”
凤华木然。
白锦玉恳切道“陛下你只看到了除去晋王的好处,却没有看到除去晋王的弊端,我今日所来,就是为了要提醒陛下这个!”
凤华看着她,问“你想说什么?”
白锦玉沉了一口气,坚定道“陛下不能杀晋王。”
凤华一听冷笑,像是看穿了白锦玉“你还说不是为了晋王求情?你说了这么多,目的终究还是为此!呵,笑话,晋王罪名谋反,朕有何不能杀他?”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晋王殿下谋反!”
“什么?”
白锦玉目视凤华,微微一笑“陛下可知晋王府大门朝市而开吗?”
凤华被她问得一愣。
白锦玉道“陛下可能有所耳闻,但是一定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就由臣妾来告知陛下吧!”潜移默化中,白锦玉将自称的“臣女”改成了“臣妾”。
“晋王府前后大门敞开,府中大路前后贯通,让道于民。不管你是高官贵族,还是平头百姓,男女老少都可以在王府内借道穿行。我甚至听说,在我们离开长安的那阵子,都有卖菜的农人在晋王府里摆摊了。”
她刻意停顿,接着道“陛下可知道?长安百姓对王府的好奇心有多大,常常一进来就东张西望半天。陛下,这样每日人来人往、这么多双眼睛盯着的王府有没有谋逆造反的迹象会不为人察觉吗?或者说这样人来人往的一个王府,如果有人要塞几件兵器胄甲嫁祸给晋王殿下,也是很容易的啊!”
“陛下,抓住谋逆之臣应当人人拍手称快,但为何那日众目睽睽之下晋王殿下被控谋反,就连下民百姓都持观望态度,现在陛下知道原因了吧?!”
凤华倒抽一口凉气,脸上露出触目惊心的神色,几乎踉跄地重新回到龙椅上,拿了御案上的水杯猛灌了几口。
白锦玉转过方向,目光揪着那御上之人道“臣妾问陛下一句,天下人会以为晋王谋反可信,还是他被人构陷污害更可信?!不日太子上台,世人很快就会明白他是为了新君登基被冤枉翦除的!”
凤华悚然地看着白锦玉,眼前的这个女子,比他从前看见的任何一个谏臣都可怕。
凤华用冷很久的时间才镇定心绪,重新收好自己的威严。
“那又如何?欲成大事,必然要作一些牺牲,朕为社稷之主,从大局出发,下民无知,朕不能事事为他们考虑。太子仁德,朕给他留一个太平江山,就是给黎民百姓一个太平江山,他们将来会得福的。”
“太平江山?”白锦玉冷笑,气势咄咄道“陛下,你知道杀了晋王后会寒了多少立志为国效忠的人心吗?世人会说,像晋王那样一心一意辅佐君王的贤臣都没有好下场,还谈什么忠君爱国?谁还肯忠君爱国?到时候太子的朝堂上能有几个对他真心之人?!”
“住口……你住口!”凤华抬手把案上一个陶罐砸到白锦玉脚下!陶瓷的物件“啪”地一声撞在地上,发出脆震的声音。
白锦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