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水平,应该也是五千的数目。而在预考录取名额中,按以前的录取率,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行署应该占一大半,再平均到每个县,是……两、三百。同样,教育水平各县有高低,所以更希望各位同学努力。”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同学都很难接受这惊天噩耗。
在历年的高考中,84年是高考考生最最最少的一届,全国仅有164万。注意这是能通过预考,仅仅具有高考资格的考生人数,并不是高考录取人数!由此可见,这是预考最残酷的一届。
而每一年的考生数量在逐渐增多,再加上政策倾斜向那些高校数量较多的省市,于是荆建所在的那个内陆人口大省就悲催了,无论是高考录取率,还是预考资格名额,全都被削减了一大截。
具体到荆建所在的河阳县,往年能通过预考的人数足有四、五百,而今年就只剩下两、三百了。很显然,难度是大幅度剧增。
然而还没等同学们消化这个噩耗,新的噩耗接踵而至。
沉着脸,魏颖芝已经不敢再看讲台下的各种表情,低头继续道“还有一个新规定为了保证应届生录取人数,历届生和应届生比例是……37。希望同学们更加努力,珍惜这最后时刻。”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魏颖芝不忍心去详细介绍这句话的潜台词。而这条政策恰好是针对荆建所在高复班的那些历届考生的。
无论以后有多少争论,高考制度,无疑是现阶段最公平的考试制度。虽然各个省市的录取率有差异,但在同一个省,就只有一条分数线,绝不含糊、童叟无欺。
而在这样的制度下,很显然,应届生比较吃亏,而历届生的录取率就比较高。因为历届生起码参加过一次高考,有了考试经验。并且有信心花钱花时间的,应该全都是精英。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打个比方一个班通过预考的同样有二十名学生,如果是普通的高三毕业班,最后能考入大学的,可能只有三、五人。而换做高复班,可能就高达十几人。换句话说,历届生抢了不少往届生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