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章 古柳镇(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古柳镇,类似于南方的水镇,依山傍水,白墙青瓦。

终年不败的莲花与柳叶间是雕花的木桥,是青翠的竹筏,是简朴古韵的房屋,亦是红鲤戏清水,日落农人归的悠然。

它名称的由来要源于镇中央的一棵千年古柳。

因为历史悠久,体型巨大,历经千年却未见一丝颓色,所以便被镇民奉为神物,终日祭拜。

其实要说是祈福也不全对,更像是息邪。

因为镇中老人常说“古柳聚阴,易招邪物,所以镇中多阴雨天气,人们易致疾病。而千年古柳亦有灵性,不可强行压制,只能好生供养,方可保平安。”

又因其长势奇异,以古柳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出八条长根,每条长根上隔个十米左右就会长出一棵新柳,枝叶偏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片竟形成了壮观的柳树群,其规模和气势都不禁令人啧啧称奇,所以古柳镇的镇民几乎全都生活在柳树群里。

古柳镇的正西方是群山环绕的各个独立村镇,而其正东面是布满大大小小数十条细流的广阔平地,那地与大海相连,上面是浓密的植被和奇异的乱石。

每至日出,太阳缓缓生出海平面之际,柳树群便在晨雾缭绕中泛着红金色的光。

早出耕作的农人们远远望着它,满心都是敬畏压迫之感。所以在最初组镇的时候,人们为了表达对古柳的敬畏之情便为小镇取名“古柳镇”。

……

正逢七月初四。

天还未亮,谢大娘便摇醒了床榻上仍在熟睡的姑娘,顺便拿走了屋里梳妆台上的红绸子,一边走一边赞叹着女儿的绣工。

心里暗想姑娘大了,留不住喽。之后便点上了家中的灶火。

今日是古柳镇中代代相传去古柳下祭祀的日子。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或者适龄的未出阁的姑娘都可以带上亲自缝制的红绸子去柳树群里求愿祈福。

这一年年的,其实所许之愿是否成真倒也真没多少人在意。成真了便去古柳下虔诚的还个愿,没成真,日子久了,也就渐渐忘了。

所求不过心安罢了。

鸡鸣三声,朝阳下,小镇中的晨雾还未散去。朦朦胧胧的光让人不禁感到一阵祥和与愉悦。

晨雾中,谢大娘拖着含羞带怯的谢家大姑娘谢婉仪向着古柳树快步走去。

路旁在红柳上挂红绸子的李大嫂看到后了然一笑,转身就追了上去。

“谢大姐”

“呦,这不李家妹子吗”谢大娘扭头猛地一惊“这可有好些日子没见到你了。”

“诶,这不前些日子生了病,又合着路远,就没来打扰。”

“瞧你这话说的”谢大娘转头向后摆了摆手示意谢婉仪自己去求愿。

然后再扭头笑着说“我家现在就这么一个姑娘,谢壮那小子前些天也不知跑哪里疯闹了,十几天没回来了。我老了,这丫头白天要干的活自然就多,没人陪我,我可巴不得你快些来打扰打扰我呢。对了,病好些了没?”

“好的差不多了。不过刚刚听你这么一说,我家李宁也出去好些日子了。虽说他经常接连几天不归家,可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安呐。”

谢大娘听罢,笑意也渐渐隐了下去。

“记得我家谢壮说过他陪朋友们一起在山下寻宝藏,我拗不过他。家里就这一根独苗也不敢强行阻拦就顺了。”

沈大嫂想了想随即一笑“那应该没事了,我儿子也这样说的,他们应该在一起。孩子们都大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都有底。再说了,这里一面环山一面临海,他们又能去哪里呢。”

谢大娘附和着点了点头。两个人又笑着唠起了家常。

谢婉仪站在不远处的红柳下,一会儿看看古柳树一会儿看看相谈甚欢的娘与李大嫂,一时竟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