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会上陈各种民生情况和问题,由中书省草拟对策,门下省审核,最后由尚书省和九寺执行。
这是朝廷每日运转的体制。
只有较为重要的问题,在门下省审核后,才会拿到皇帝的书案前,由皇帝审批一遍。
武媚把持朝政时,大部分公文都由她审批,许多重要问题她甚至会主动跟进,时刻关注该政策的效果。
李弘登基后,这些公文都跑到李弘的御案上去了。
武媚其实并不想立刻就与李弘争夺审批公文的权力,以免引起非议。
只不过有几个她亲自主导的政策,令她放心不下。
今晨,命谢瑶环去中书省将那几个政策的公文拿过来,想了解一些最近情况。
谁知公文上李弘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他将之前的政策全部推倒,要求中书省重新拟订政策。
武媚又惊又怒,立刻直奔中书省,将李治处理过的公文全部拿来看。
发现几乎每一个公文他都写上一大堆意见,要求中书省按照他的意见重新施政。
这并非李弘有意与武媚作对,而是两人性格完全不同,施政方向自然也偏差极大。
所以李弘看到武媚的政策后,十分排斥。
同样的,武媚看到李弘的批注,心中也愤怒不已。
李弘并无为政才能,政策十分保守,将她费尽心血的改革措施全部改回,她怎能不怒?
她凤眼一抬,盯着众官员,冷冷道:“皇帝胡来也就罢了,你们也都跟着他胡来?”
刘仁轨病重没有来,站在她面前的只有刘齐贤、裴炎、李敬玄、娄师德、戴至德等人。
刘齐贤默然不语。
昨日和前日的朝会上,他都没有站在李弘一边。
虽然都有不得已的原因,但自觉有负先皇嘱托,便不想在这方面反对李弘,以免又打击到皇帝的权威。
裴炎和李敬玄则因皇帝在立后问题上退让,便也退了一步。
而且两人也受过李治临终托付,在小事上不愿与皇帝作对。
他们都不反对,其他官员更不敢反对了,于是被李弘批注的公文全部回到中书省,没有再继续施行。
武媚见众人都不说话,心中更怒,暗暗动了替换这些官员的心思。
她性子里既有狠辣果敢的一面,也有审时隐忍的一面。
既然没有大臣出来反对,她就没有正当名义让大臣们继续她原来的政策。
当即不再多言,起身离开了中书省。
回到紫宸殿后,她在殿内来回踱着步子,脑海中浮现一个个名字。
这些名字都是她的心腹,她打算从中挑选一名得力之人,取代刘仁轨中书令的职位。
便在这时,那名老宫女进入大殿,她见武媚来回踱步,知道她在沉思,便站立一旁,不敢惊扰。
良久后,武媚停住脚步,问:“胡萍,有什么事吗?”
老宫女迟疑了一下,道:“殿下,是关于陈子昂的事。”
武媚神色一冷,道:“怎么,他还没有离开军营?”
武媚面色一缓,道:“他看来确实有心上战场,过几年吧,本宫会给他机会的。”
老宫女道:“殿下,事情恐怕有点麻烦,他那份策论不知怎的,被周王看到了。周王似乎看中他才能,亲自找到他府上,请他回营。”
武媚吃了一惊,道:“承嗣的眼光可高的很,他竟能凭一份策论让承嗣亲自找上门去,莫非他真有军事之才?”
老宫女对陈子昂印象颇佳,说道:
“奴婢一直就觉得,您手下的内卫中,就数他最有潜力。如今连周王殿下都认可其才,应该不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