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八章 尼罗河(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点没什么要紧,却对埃及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

“地势平坦,所以尼罗河泛滥时便可以覆盖到较大的范围。”

“其次,当流域周边的沙漠,在汛期被尼罗河泛滥的洪水裹胁的沃土冲刷后,就有可能形成肥沃平原。”

“而当尼罗河泛滥后,由于蒸发量巨大,以及和地表渗透性强,这些优势,再加沙子削山填沟的天然特征,所以汛期过后的尼罗河周边,并不会出现大型的湖泊和沼泽。”

“要说这一点,现在来看或许会因严重缺乏天然的蓄水功能而成为极大的弊端,但在五六千年前,这一点却恰好对埃及的文明发展十分有利。”

湖沼具备天然蓄水功能,可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

要用于农业,那就需要人类去筑堤修坝,开渠引导。

至于沼泽,开发成农田的难度更大。

数千年人的埃及人只能靠天吃饭,技术和资源储备极端落后,根本无法对湖沼有效利用。

别说修堤坝了,连水渠都不怎么会用。

没有那个能力。

尼罗河下游的特殊地理环境,正好不具备形成大型湖沼的可能。

泛滥过后的流域周边,有充足的水和沃土成为初级农业的最合适场所,埃及农民也可以尽情播撒和收获。

这一点是其他许多地区不具备的。

“黄河的中下游,直到三皇五帝时期,人类还在拼了老命的跟洪水做斗争。”

“一直到大禹治水成功,我们才总算有了一定规模的农田,能够从中获取足够的资源,进而支持自己完成由原始部落向国家文明形态进化。”

“大禹死后,它的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大禹牛逼!!

社会我禹哥!

还得是我们!

毕方笑了笑。

“华夏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所以快速点出了堤坝和水渠科技,能够利用湖泊,反倒是发展的后来居上。”

“现在的热带沙漠环境与尼罗河,哪里还有人类良好的生机,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几千年前两者的巧妙结合,孕育出了古埃及在当时领先的文明。”

“我们拓展开来便会发现,上古时期的先进文明国家,其基本面与尼罗河极为相似。”

“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埃及,巴比伦所在的两河流域中下游,印度所在的印度河流域中下游,都是大型河流与热带沙漠环境的结合,只有华夏例外。”

会发大水的都逃了。

不发大水的没点出更高的发展科技。

只有华夏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不仅没逃,还把大水给治了。

“总之,因早期人类极端低下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文明的出现和发展极度依赖于先天的自然环境,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显得过于渺小。”

“这种情况下,只有先天环境非常合适,只需人类掌握少量低级耕作技能,便有生产出足够食物的地方的可能,才能最早诞生出文明国家。”

“所以一切都不是静止的,总在不断变化。”

“文明发展之初,这种热带沙漠与大型河流的结合有明显优势,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沙漠化的土地其开发潜力毕竟有限,当人类的技术发展到有能力对湖沼之类较高难度地块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后,埃及就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四大文明古国中,华夏的成型虽较晚,但却后来居上,一举成为其中的老大。”

“印度文明崛起于印度河流域,但其文明中心随着恒河流域的开发而转移。”

“巴比伦所在的两河流域,虽然在中东一直是保持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