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五台山(1)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山西五台县台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传说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由于时间充裕,吴世琮三人在山西游历了一番,一个月后,终于来到了五台山。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记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尼经》中说:‘倘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我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中国,古称‘震那国’,五台山即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于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与经文描述相符,佛教徒即把五台山定为文殊菩萨道场。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相传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发现此地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这座山的山势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并且文殊菩萨有在此显现,故二人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命名为灵鹫寺,又因汉明帝信佛,加‘大孚’两字。
至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随文帝时,又于五个台顶各建一寺;唐代,全山寺院多达三百多座、所,有僧侣三千余人,名僧辈出。
明末、大清朝前期,都对五台山各庙宇进行重修、扩建,才有了今天的恢宏壮观。
吴世琮三人,在云南时也曾经看过大理寺的壮观,以及西双版纳藏传佛教寺院的金碧辉煌。可是,五台山三百多座寺庙,青庙及黄庙交错成景,却是他们第一次见到。
青庙,即汉传佛教,也是汉族僧侣居住的地方;而黄庙,即蒙传藏传佛教。青庙与黄庙相互比邻,共同发展,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独有现象。
与一般的游客不同,吴世琮三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计划。
他们除了观看整个五台山的风景外,更注重的是山里的地形地势,各条路径的走向等。
三人沿着寺庙群,各处都走了一圈。最后,进入到一座最大的寺庙——显通寺。
显通寺,又称大孚灵鹫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伴着佛香缭绕,听着轻轻佛歌,三人又一次感觉到了寺院里特有的高大威严和神圣。
寺内,高僧们轻轻轻敲着木鱼,唱着大家半懂不懂的佛歌。他们神情专注的样子,也影响着跪在佛前的所有信徒。
今天,是一个道场日,有不少从附近以及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贫困乡民,到了这里,都是一样的信徒,没有高低贵贱之说。一个个跪在佛像前,默默听着高僧们的念诵,祈祷着自己心里的祈求。好像每个人所有的一切幸福和不幸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
进入这样的场合,吴世琮三人,看起来有些另类。他们在殿前无所事事地转动着,也引起了信徒以及僧人们的注意。
好一阵子,大家看着三人没有要走的样子,也没有看到三人想要跪地祈祷。一个僧人走过来,双手合一,道: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你们是要和我们一起做道场吗?还是有其他的心愿需要表达?”
说完,又朝着三人轻轻一揖。
三人不懂得佛教场合太多的规矩,他们只想进入殿中看看,就如观光看景一样。没想到,被僧人们看出了他们的格格不入。
僧人这么一问,三人觉得有些尴尬,只好随口支吾着:
“啊啊啊,我们和他们一样,也是来参加这次道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