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李想和总导演洪流竟然买一送一,附送了广大网友,最后一个惊喜。
那就是李想当着全国观众的面,用一盏茶的时间写出了他在下一期《谁是歌王》比赛当中要演唱的作品——
《伤心太平洋》!
今天这一期《谁是歌王》的赛后小专访节目,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当大家伙都以为这个新闻就已经是今天互联网上发布的那个惊天大瓜的时候,这一期《谁是歌王》的赛后小专访节目,又会抛出另一个更劲爆的新闻!
以至于众人在看到这一期《谁是歌王》的赛后小专访节目的时候,都惊呼这一期《谁是歌王》赛后小专访节目的信息量真的太大了!
说实在的,网友们在看到李想在《谁是歌王》赛后小专访节目当中,当众向苏杉杉表白的环节,就已经进入了圣贤时刻。
网友们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瓜能比这一个瓜更大了!
紧接着,李想竟然要在这一期《谁是歌王》的赛后小专访节目当中,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当众表演用一盏茶的时间写一首歌曲!
而且这首歌曲,还不是普通的歌曲,而是李想在这一期《谁是歌王》的比赛当中,将要上台演唱的歌曲!
有一说一,这个瓜虽然没有李想当众向苏杉杉表白大,可这也不是一个小瓜!
因为李想写歌的速度快,在娱乐圈早已传的沸沸扬扬。
但事实如何,只有和李想有过合作的少部分明星见识过李想的写歌速度,绝大部分人哪怕是李想的铁杆粉丝都是没有见识过李想写歌的速度的。
大家都说李想写歌的速度快,可是当这个速度快到和其他的词曲创作人形成了两个极端的时候,不免就会遭受非议,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李想涉猎词曲创作领域的时候,就扬言李想只不过是提前创作好的歌曲,继而当众在众人面前写歌罢了。
能用那一盏茶的时间写出一首歌,只能表明李想写歌的速度快,不能表明李想创作歌曲的速度快,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总而言之一句话,有许多人实在是不相信李想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为其他歌手量身打造一首歌曲的。
而且这个说法很有市场,越是词曲创作领域的专业从业人员,就越这么觉得这个说法是真的,倒不是说他们对李想有什么偏见,只是因为他们是词曲创作行业的从业人员,所以对词曲创作行业更为了解。
词曲创作行业的普遍情况就是如此,凭什么李想会例外呢?
这就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虽然那时候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刻,也有许多人站出来支持李想,甚至有不少和李想进行过合作的明星是亲眼见识过李想写歌的速度的,他们都站了出来,用亲身经历表明李想写歌的速度就是这么快。
可说实话,三人成虎,许多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愿意相信自己不相信的,但凡有明星站出来说李想写歌的速度就是这么快,反倒会被这些人认为李想和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沆瀣一气,所以那些明星说的话也不能相信!
而舆论发展到这一地步,这个舆论的底层逻辑就进入到一个十分可笑的阶段。
如果说有人站出来,指出李想写歌速度就是这么快,就会被打上他是李想利益集团的标签,他说的话就是放屁,没有一点公信力,而如果一个人站出来说李想写歌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在质疑李想,即便这个质疑的人没有任何证据,只是空口瞎白话,也会获得很多人的支持。
到这个时候,双方粉丝或者说广大网友争论这件事情,就不仅仅只是为了分辨一件事情的对或者错,而只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立场,而罔顾所有的事实真相,说实在的,在这之前也有很多人劝说李想,比如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上,一档综艺节目当众在众人面前表演一次快速写歌,这样就能堵住悠悠众口,还能为自己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