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教?”朝臣一片哗然,这可是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字。
虞公余臣突然发现虢公长父脸上变颜变色,难道,这事情和虢公长父有什么关联?戳中了他的软肋?
周王静倒是平静:“愿闻其详!”
尹吉甫奏道:“方大夫之所以隐姓埋名,留在南国,是为了探究巫教的秘密,故而不为世人所知其下落与踪迹。”
周王静奇道:“巫教荼毒大周已久,国人暴动、五路犯周皆与其有重大干系,人人得而诛之!这么说,方大夫此去南国,已然获悉巫教的重大秘密?”
方兴行了一礼:“禀天子,罪臣此去巫山,已然探寻得巫教总坛所在!”
于是,方兴便把如何入得巫山,在山顶壁画中寻得灵山十巫的历史,又深入巫教总坛,发现巫教早已名存实亡,而此前横行肆虐大周和四夷的巫教势力,其实是商盟的故弄玄虚。
“巫教已经灭亡?”周王静不由得沉吟起来,“方大夫,有何证据否?”
方兴早有准备,他毕恭毕敬地献上了一沓帛书,郑重道:“此书乃巫教不传之经典,名曰《山经》、《海经》,以蝌蚪文写成,记载着华夏名山大川,内容包罗万象。”
周王静点了点头:“此书从何得来?”
方兴道:“此书藏于蚩尤棺椁之中……”
于是,方兴又把如何深入巫教总坛,如何历经艰难险阻得到这些宝贵帛书之事说了一遍。虞公余臣听得如痴如醉,再看朝中重臣,也大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但方兴说得绘声绘色,绝不似作伪。更何况,《山海经》已然呈上,这可做不了假。
此外,方兴还献上了在聚鹤峰上拓下的二十八宿拓片,并说了灵山十巫先人对中原华夏时局的预测,皆一一应验。
周王静沉吟道:“如此说来,方大夫虽然流落南国,却始终是为我大周分忧……既如此,便功过相抵,官复原职罢!诸位,意下如何?”
天子既然发话,朝臣们自然附议,虢公长父虽心有不甘,但此时他如鲠在喉,也不便再作发难。
下了朝,虞公余臣感觉虢公长父情绪不太对,似乎心事重重,于是三步并作两步,便赶上了他。
“太傅,”虞公余臣试探地问道,“何事闷闷不乐?”
虢公长父微微颔了颔首,继续迈步朝殿外走去,并未作答。
虞公余臣不甘心,忖度或许是方兴官复原职之事让虢公长父难堪,于是继续追问道:“难道说,是方大夫……”
“嘘。”虢公长父噤声,示意此处并非说话之地。
二人转弯抹角,上了马车,虢公长父这才道:“方兴这小子死而复生,算是他命大。但寡人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他竟然去了巫教总坛。”
虞公余臣心中咯噔一下,他早就听闻虢公长父与巫教或多或少有染,只是没想到他竟然直言不讳。虞公余臣刻意留了个心眼,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巫教如何?”
“据方兴方才殿上所言,巫教名存实亡,原来早已成为商盟的傀儡,对各路反周势力发号施令。”
虞公余臣配合地点着头,巫教湮没销匿,对于大周而言本该是个高兴的事情,只是不知虢公长父为何如此讳莫如深,似乎有难言之隐?难道说,虢公长父真的和巫教有所关联?
对于虞公余臣而言,他与虢公长父之所以结成同盟,与其说是自己千挑万选的抉择,倒不如说是被对方拉下水的无奈。当初周、召二公势大,虞公余臣亟需找到盟友,这才答应了虢公长父以“虢、虞世交”为名的邀约,共同进退。
可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已然不妥,倘若虢公长父真的与巫教有瓜葛,那边是与国人暴动、五路犯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这样一来,虞公余臣免不了惹下一身骚,被虢公长父的污名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