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大海上驶过。
这“群山”是帝国的第一批次远征舰队——第一次需要执行这样的远征,没有人知道究竟哪样的规则更加合适,因此整条远征线路也被划定出了一个巨大的弯,在走过这巨大的弯路时,帝国舰队会多次改变整个矩阵的结构并随机更换执行理念与思路,并以此检测作为试验样本,确定究竟会有哪些模型最适合“远征行动”的需求。
“已经抵达第一预定坐标,先锋无人机群开始对世界内部进行探测,启动信息过滤与对外影响压制,开始记录该世界内部结构情况......”
主舰队的“前方”,整个远征舰队的第一先锋部分伸出了许多“触角”——它们是无人机群,是维持着单项连接的帝国舰队最先遣部分,它们被派遣出去之后会前往预定的世界并沉入世界屏障,它们会勘测整个世界的结构,它们会选择足够隐秘的地方驻扎下来,不让自己的晶能光辉影响到整个世界的运作,随后,整个舰队对该世界的文明主轴视线将会展开——在那样的视角观测下,整个被观察的孤立世界将在帝国标准历法一年内从创世纪开始走向世界末日,无论世界内部会发生什么或者度过了多么漫长的“物理岁月”。
“这一世界位于帝国第一象限,该世界结构静默状态呈现为三维状态,各世界常数与世界基础逻辑结构符合第一象限已经总结的多元世界规则……目前该部分区域还未形成虚空场网络,世界之间彼此联络强度极低,世界内部生命长期保持原始状态,似乎缺失部分向更复杂结构涌现扬升的可能性……”
对于整个宇宙的历史而言,超过五万亿个物理年的时间进而走向撕裂的历史已经算漫长,而整个宇宙并未被技术或者现象完全展开时,半径数百亿光年的空间与星海本身似乎非常庞大,但是这个总量对于帝国舰队而言并不能说多么可观——它们很快就被舰队中无以数计的探查个体“分食殆尽”。
“观察者计划观测到了部分原始生命长久处于原始环境状态时可能的经历,检测到部分生命经历过复数次大规模灭绝现象……这些现象值得记录,相关内容已经封存。”
“目前没有关测到任何文明值得同帝国本身“通向观察”,因此在此类情况下采用文明主轴差异时间观测整个世界的演化进程……不消除这其中的时间参考系差异。”
“世界之间联系的薄弱,代表着世界本身处于极端孤立状态,世界本身潜能可能大幅度下降或者难以突破限制……”
“确认该舰队结构本身稳定,但是根据当前表现,考虑该种舰队结构面对复杂宇宙结构时探索效率可能低下。此类舰队结构本身拥有价值,但是对应于实际应用时,并不适用于当下情况……进行记录。”
“……无人机自我模拟已经完成,确认当前链路符合单向信息传递规则。熔断节点功能发挥正常,单向缩放链路功能运作正常,开始转变无人机群结构,重新组合,伺候矩阵结构将对应于舰队本身。”
战舰的内部,设备似乎融化了,设备与操控它们的生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或非或实的关联联系。当控制这些设备时,实际的操控者本身具有的细节和智慧已经能够让受控于他们的设备明白自己的目的,而操控设备本身也能在相对的模糊与混沌中完全,甚至超前完成所有的任务。这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操作指令,教条的操作章程——实际上,比起操控复杂而深奥的设备,在大部分实际应用者感官看来,这可能更像是趋势一根根更长的手指运作。
“这其实……都一样?”面对自己指挥的这支强大到看起来不是去探索而更像是去征服的舰队,曾经的晶能生命3忽然产生了一种有些熟悉的感觉:
一个最基础的无人机操作员可以操控无以数计的无人机群并探索广阔的宇宙,一位舰长管理着成千上万这样的单位,一个舰队块中可能有千百万